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24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人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周瑜利用孫權之妹孫尚香布下美人計,使劉備耽於聲色中,而不思回荊州,幸而隨從趙雲依諸葛亮的錦囊妙計,終於使得劉備偕劉夫人孫尚香潛逃回荊州,並使周瑜追兵被張飛所敗。
老生常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今青蠅臭惡,而集之焉。位峻者顛,輕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數,盛衰之期。……願君侯上追文王六爻1>之旨,下思尼父彖象2>之義,然後三公可決3>,青蠅可驅也。」颺曰:「此老生之常譚。」 〔注解〕 (1) 文王六爻:周文王演繹六十四卦的爻辭。 (2) 尼父彖象:孔子對《易經》卦義之注解。尼父,指孔子。〈彖〉、〈象〉乃係對《易經》經文之注解。彖,音ㄊㄨㄢˋ。 (3) 決:斷定。
不茶不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思、飯不想。形容心事重重。明.高濂《玉簪記》第三三齣:「霎時間雲雨暗巫山,悶無言,不茶不飯,滿口兒何處訴愁煩。」
隨寓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無所累。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現「隨遇而安」的書證如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下》:「言聖人之心,不以貧賤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貴而有動於中,隨遇而安,無預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狗彘不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豬狗都不如。比喻人品低劣。《荀子.榮辱》:「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封神演義》第六二回:「朝廷拜你為大將,寵任非輕,不思報本,一旦投降叛逆,真狗彘不若!」
安不忘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樂不思
背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辜負別人給予的恩義,而不思報答。《漢書.卷七六.張敞傳》:「背恩忘義,傷心薄俗。」《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小女蒙活命之恩,豈敢背恩忘義?」也作「背義忘恩」。
超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越眾人。《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
同聲附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聲附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據《文選.卷四三.書下》引)1>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2>,挾恐見破3>之私意,而亡4>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疾妒5>,不考情實6>,雷同7>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不備,謂左氏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2) 保殘守缺:固守舊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3) 見破:看出。...
饑不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饑,通「飢」。「饑不擇食」即「飢不擇食」。見「飢不擇食」條。01.《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02.《喻世明言.卷一六.范巨卿雞黍死生交》:「沿路上饑不擇食,寒不思衣,夜宿店舍,雖夢中亦哭。」03.《紅樓夢》第一○三回:「那金桂原是個水性人兒,那裡守得住空房?況兼天天心裡想念薛蝌,便有些饑不擇食的光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