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9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漸防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后臨朝聽政。因為和帝並非竇太后親生的兒子,所以太后處心積慮地架空和帝,培養娘家的勢力。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當上大將軍,掌握軍權,其他的三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環也都封侯進爵,朝政幾乎都由竇氏的親人、姻親所把持,甚至連地方的官員都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
星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的通稱。《淮南子.墬形》:「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自幼便喜仰視星辰,夜不能寐。」
農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的傳統曆法,因適用於農事生產的時序,所以被稱為「農曆」。以觀測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訂定二十四節氣,並配合月相以朔為每個月的初一,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為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但因比回歸年的長度短,所以必須加入閏月,使得每個節氣與月分能互相呼應,所以事實上是一種陰陽合曆。參見「夏曆」條。
太歲頭上動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太歲所在的方位為凶方,不宜動土興建。故用以比喻觸犯有權勢或凶惡的人。《水滸傳》第三二回:「你這鳥頭陀要和我廝打,正是來太歲頭上動土。」《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那裡面的大和尚手面極闊,很認得些京裡的王爺貝子爺,就是在濟南城裡,也就橫行得極,沒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驛,望見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觸發靈感而作;第二種說法則是根據《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傳入的樂曲,此曲就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第三種則折衷前兩種說法,認為此曲前部份(散序)是唐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份(歌和破)則是他根據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舞曲《婆羅門》潤色並制詞而成。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為得意的作品,開始僅在宮廷表演,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進見時,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導引。當時,大臣張說《華清宮》云:「天闕沉沉夜未央...
殺人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 (3) 竟天:布滿整個天空。 (4) 六王:戰國時代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大國。 (5) 攘:排斥、排擠。 (6)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族的總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二六.天文志》
銜環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 (6) 三事:即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長安。大和二年正月,授部侍郎。次年,白居易五十八歲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便決意引退。春天,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在東都洛陽,他過書”中隱”的生活。既可保富貴,又能遠禍全身。會昌六年(846)逝於洛陽。相傳他去世之後,在洛陽龍門過往的行人,都到他墓前邐酒祭奠,以致墓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濘。 學術思想:他的詩歌現存近3040首,七十卷,留有一著作為白氏長慶集。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喻、閒適、感傷和雜律四類。他最為重視的是諷喻詩。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代表作《新樂府》50首,集中體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
窒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窒息在醫學上,是人體嚴重缺氧的一個狀況。它的成因很多,嚴重可導致死亡。在急救上的定義為「氣道遭外來物件阻塞而無法呼吸」。固體食物製作不當或餵食不當容易導致嬰兒進食時發生窒息的危險。因此在製作固體食物時需考量嬰兒的吞嚥咀嚼能力,例如:為4個月大嬰兒調製米糊時,質地不可以太稠,否則嬰兒不易吞嚥;為8個月大的嬰兒調製蛋黃泥時,質地不可太乾,否則嬰兒易噎到;而為12個月大的嬰兒製作水果丁時,需切成0.5立方公分以下的大小,以免嬰兒無法吞嚥,而發生窒息的危險。所以給嬰兒食用的固體食物應軟硬適中(以手一捏就碎的程度為標準)、大小合宜...
杜漸防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后臨朝聽政。因為和帝並非竇太后親生的兒子,所以太后處心積慮地架空和帝,培養娘家的勢力。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當上大將軍,掌握軍權,其他的三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環也都封侯進爵,朝政幾乎都由竇氏的親人、姻親所把持,甚至連地方的官員都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