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彗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如哈雷彗星、休曼森彗星。 △帚星、掃星、掃帚星  ◎
太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宇宙萬物的本源。《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呂氏春秋.仲夏紀.大樂》:「萬物所出,造於太一。」也作「大一」。
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根據地球繞行太陽的位置制定二十四氣,並進一步分為十二個「中氣」與十二個「節氣」。其中,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分二至相距為三十度的倍數的為中氣,夾在其間的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分別決定十二個月分,沒有中氣的月分便為閏月,即「無中置閏」。
2.中和之氣。唐.白居易〈中和節頌〉:「和維大和,中維大中。以暢中氣,以播和風。」唐.皎然〈答鄭方回〉詩:「高秋日月清,中氣天地正。」
3.丹田之氣。《老殘遊記》第二回:「仗著他的喉嚨,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
4.中醫上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濁的生理功能。有時單指脾的功能。
目染耳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始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5) 房太尉:此指房啟的祖父房琯。太尉,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後世多沿置,但一般為加官而無實權,至明始廢。 (6) 不敢弄以事:不敢誇耀自己的本事。 (7) 同州:地約在今陝西省大荔縣,北魏時置華州,西魏時改為同州,後世沿置,至民國始廢。 (8) 澄城丞:澄城縣官。澄城,地約在今陝西省境內,北魏始置縣,後世沿置,清時屬同州府。丞,古代輔佐帝王或正官的官吏。 (9) 憚伏:畏懼服從。憚,音ㄉㄢ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目怒視。《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所欲搏擊,輒為草,以太后指風光令上之,厓眥莫不誅傷。」
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幹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後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也稱為「三司」。
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以定歲時、節令的方法。依不同文化、時代而有分別。以太陽為基準的,稱為「陽曆」;以月亮為基準的,稱為「陰曆」。我國的農曆則以陽曆為主,陰曆為輔,是陰陽合曆。《新唐書.卷二五.曆志一》:「曆法尚矣,自堯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其事略見于書。」
克卜勒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克卜勒所發現的行星運動定律:第一定律,行星沿著以太陽為焦點的橢圓軌道運行。第二定律,行星繞日運行時,與太陽的連線在同時間內掃過相同的面積。第三定律,行星繞日運動週期的平方與其半長軸的三次方成正比。
太陽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太陽和以太陽為中心並受其引力影響而環繞於太陽周圍的各種天體的集合。包括各大小行星及衛星、彗星、流星群等。[例]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
太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