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9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沙群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島名。位於南海南部,分布範圍廣泛,有暗沙、岩礁、島嶼等,島嶼多無居民。主島為太平島,我國過去派有國軍長期駐防,現則由海巡署駐守。
牌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元代用來獎勵的功牌。《元史.卷四十四.順帝本紀七》:「甲午,以太不花為湖廣行省左丞相,總兵招捕湖廣、沔陽等處,湖廣、荊襄諸軍悉聽節制,給還元追奪河南行省丞相宣命,仍給以功賞宣敕、金銀牌面。」
加體黃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 〔注解〕 (1) 策:謀劃、策劃。 (2) 太尉: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隋唐後實行三省制,太尉成為一種贈官。明初廢除,後不復置。 (3) 黃衣:黃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5) 羅...
宗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族、家族。《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宗門盛滿,數上書長樂宮諫爭。」
虛作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虛張聲勢」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1>。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2>,蘭破則飛3>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
託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託生病而推辭。《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心懷畏懼,託病不朝,太后使內人問之。」
防微慮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后臨朝聽政。因為和帝並非竇太后親生的兒子,所以太后處心積慮地架空和帝,培養娘家的勢力。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當上大將軍,掌握軍權,其他的三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環也都封侯進爵,朝政幾乎都由竇氏的親人、姻親所把持,甚至連地方的官員都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
太常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北齊始以太常寺為太常機構之稱,隋、唐以後因之,為卿寺之一。
清高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711~1799)清世宗第四子,建元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乾隆在位期間,整頓吏治,釐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獎勵墾荒,興修水利,為清朝帶來繁榮昌盛之勢。主持纂修《四庫全書》。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享年八十八歲,葬於河北裕陵。
太陽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太陽位置週期變化的計時方式。「真太陽時」依據太陽實際位置,也就是日晷所表示的時間。而「平太陽時」則是真太陽時的平均值,也就是鐘錶所表示的時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