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9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冬季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秋冬播種,至翌年春、夏收穫的作物。如麥類、油菜、豌豆、蠶豆等。
綠肥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幹及枝葉可充作綠肥使用的作物。例如油菜、蕎麥、太陽麻及豆科植物等。
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工作而造成之物。如房屋、橋梁等。
技術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目的在供給輕工業原料的農作物。如纖維作物、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等。也稱為「經濟作物」。
油料類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子可供榨油的作物。如大豆、花生、亞麻、油菜、胡麻、蓖麻、棉、向日葵等,可作食用、香料、肥皂、塗料、燃料等。
晚秋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收後才種植的農作物。如玉米、馬鈴薯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割農作物。《書經.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穫稻。」
指農作物的收成次數。如:「一年二穫」。《管子.權修》:「一樹一穫者,穀也;一樹十穫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洪,晉句容人,字稚川,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著《抱朴子》一書,述煉丹之法,建立長生理論。而成書時間較晚的《神仙傳》,收錄數十位道教神仙的傳記,書裡記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中的仙女麻姑,在和仙人王方平談天敘舊時說道:「自從上次接待你之後,東海已經三次變成農田了,時間過得真快。剛才到蓬萊仙山去巡視時,看見周圍的海水,比我上次去時又淺了一半,難道又將再度乾涸變成陸地?」王方平於是感嘆地說:「一旦變成陸地後,行經東海,又要滿是飛揚的塵土了。」後來這個故事演變成「滄海桑田」這句成語,「桑田」就是種農作物的田,也就是陸地。「滄海桑田」原用來比喻環境變化很大,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