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帶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宣帝時,渤海歲饑,民多淪為盜匪,龔遂受命為守,教民賣刀買犢,賣劍買牛,改業歸農。典出《漢書.卷八九.龔遂傳》。比喻棄武務農。如:「古代太平盛世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帶牛犢,棄甲歸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讚嘆且服。如:「這幅水彩畫引來不少讚的眼光。」
戴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公雞形的帽子,野豬形的飾物。因公雞、野豬性好鬥,古人作為勇猛的象徵。《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冄求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豭豚,陵暴孔子。」漢.王充《論衡.率性》:「世稱子路無恆之庸人,未入孔門時,戴雞豚,勇猛無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文官辭職時,解下身上所帶的物品。比喻辭官退隱。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三首之三:「解襲犀渠,卷袠奉盧弓。」
2.相傳鄭交甫到漢皋臺下遊玩時,遇見二仙女,解珮相贈後忽不見。見漢.劉向《列仙傳.卷上.江妃二女》。後遂以解為男女情愛期許之表徵。宋.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詞:「聞琴解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也作「解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形玉。後多指婦女的飾物。《禮記.經解》:「行步則有環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也作「環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身帶的劍。《三國演義》第三回:「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劍欲斬丁原。」
2.將劍掛在腰間。《三國演義》第五回:「紹整衣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我黼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黼,古代禮服上黑白相間的花紋。我黼子比喻夫妻同享富貴。語出漢.揚雄《琴清英》:「祝牧與妻偕隱,作琴歌云:『天下有道,我黼子;天下無道,我負子戴。』」
文韻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康熙時刊行,分正集、拾遺二部分,正集四百四十四卷,拾遺一百十二卷。分平、上、去、入四聲,每聲以韻目分部,每部收入同韻的單字,單字下則是尾字與此單字相同的語詞。所收單字,皆注明音義,語詞下則備載出典。此書乃薈萃韻群玉、五車韻綸二書而成,為詞章家重要參考書。
特拉古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拉古城特拉(Petra)為一位在約旦西北部的高原城市,約莫在兩千多年前,阿都馬人和奈伯特人(Nabatea)均曾建都於此地。而「特拉」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思為「被開鑿過的岩石」,概觀特拉古城實在岩石上雕鑿而成,其音砂岩高山的豐富色彩而聞名於世,各式岩石在扭曲的岩層之中形成特殊的曲線,搭配多樣的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玉飾在身上。《左傳.哀公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曰:『玉橤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晲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叔儀乞糧於魯人,歌玉而呼庚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