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飲水思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水時,想到水的來源。比喻不忘本。語本北周.庾信〈徵調曲〉六首之六。[例]他深知飲水思源的道理,所以對於贊助公益活動以回饋社會,總是不遺餘力。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悲痛之後再回憶起當時悲情的情景。 出處唐。韓愈與李翱書:[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用法形容猶有餘痛,含有吸取教訓,警惕未來之意。 例句冰心往事二:[痛定思痛,我覺悟了,為何千萬年來,傷了無數的客心。] 同義懲前毖後、痛改前非 反義執迷不悟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含沙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沙射影」這句成語的來源很特殊。首先是晉代干寶曾寫了一部《搜神記》,一共二十卷,收錄了很多神怪靈異之事,也保存了不少民間傳說。在《搜神記》卷一二記載了一種叫「蜮(ㄩˋ)」的水中怪物,這種怪物也叫作「短狐」。牠會用嘴含沙去射人,被射到的人會有抽筋、頭痛、發燒等現象,厲害的還會致死。當地的人用術控制了牠,從肉裡取出了沙石。《詩經》裡頭形容牠不可預測,像鬼一樣,後來的人叫牠為「溪毒」。從這裡的記載知道蜮會「含沙射人」。在晉代另有一位張華寫了一部《博物志》,也記載了一些奇聞異事。在《博物志.卷三.異蟲》中,提到江南山溪中有一種甲殼類的水生動物,長一、二寸,嘴像弓弩形狀,可以向人影射發氣體。被射中的人...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設計研究途徑:選取研究單位及可用之資料,並設計蒐集資料之方法。3.蒐集資料:個案研究蒐集資料之來源有亮相:(1)文件應用(2)檔案紀錄(3)訪談或晤談(4)直接觀察(5)參與觀察(6)人工製品4.組織資料:統合成一完整結構之研究單位5.撰寫結果報告並討論結果之重要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個案研究法英文關鍵字:case study research 參考資料 王文科/著。教育研究法,1986年初版,頁411-420。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影響個人對行動的選擇及付出行動的努力程度之外,同時,也影響個人遇到逆境時堅持不懈的程度。 自我效能的來源及向度Bandura提出以下四種自我效能的資訊來源:過去成就與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替代的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上的勸說(Verbal Persuasion)情緒上的激擾(Emotional Arousal)。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則可分成三個不同的向度,分別是強度(Magnit...
心花怒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花怒放」這句成語以花朵比喻心情,用「怒放」來形容心情極其高興、快活。如果究其來源,可能是出自於佛經。「心花」一詞本作「心華」,「華」同「花」,以花喻本心之純淨。如《圓覺經》:「心華發明,照十方剎。」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起惡念,就能真正覺悟,心花豁然開朗,發放光明,照亮整個世界。這裡的「心華發明」,含有「豁然覺悟本性」的意思。後人引用也作「心花怒發」或「心花怒開」。心花能夠怒放、怒發、怒開,當然是本心豁然大悟的結果,此時心情自然是極其快活、開朗,所以後人多以「心花怒放」形容心情極其快活。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我;」所在之處1.佔據心理境界絕大部分,卻永遠無法察覺、無所知覺的現象(包含思想、記憶、慾望等)。來源有二:一種是與生俱來的,另一種是依個體不同生活經驗,藉由意識和前意識壓抑而來。2.其為行為主要的決定者。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屬於生理驅力和慾望,稱此原始力量為「Libido」,例如仇恨、恐懼。3.無法以回憶或聯想觸及。但可由夢境、口誤或筆誤、自由聯想或催眠等蒐集線索。故可解釋潛意識具有原始、不一致、幼稚的特徵。 參考文獻Weiten W. (1992)。Psychology:Themes and Variations(2...
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中發展出來的團體模式趨近於初級團體。初級團體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也是一個人的情感和情緒支持的來源,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多半受到初級團體的影響。例:家庭可以說是最原初的初級團體,父母子女或夫妻之間的感情聯繫是親密而深切的,互動亦是真誠而頻繁的,彼此之間無可取代。 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s)(1)通常是規模較大的組織(2)人們間接觸時間較短(3)互動關係不親密,彼此關係淡薄,保持距離(4)只保留表面上的關係(5)團體成員間的關係是來自工作上的正式關係互動,比較少情緒投入隨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活動自...
郢書燕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相近辭5 相反辭6 修辭7 資料來源 解釋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郢:楚國都城 說:解說郢:一ㄥˇ 燕:一ㄢ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故事一天夜裡,楚國京城郢都的一個人在家給燕相國寫信。因為燭燄偏低,飄忽不定的燭光夾著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顯得有一點昏暗,所以這郢人對侍者說了一聲:“舉燭。”明燈高照,寫信就看得清楚了。誰知他在燭光不亮,心中犯急,腦子裡想著“舉燭”,嘴裡念著“舉燭”的時候,竟然不知不覺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裡去了。過後他沒有檢查就把信交給了侍者。燕相國收到...
一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山川的阻隔而「知音不易得」的無奈與感慨。這首詩中的「千里瀉吳會」詩句,就被認為是「一瀉千里」的典故來源。後來「一瀉千里」用來形容水奔流直下,通暢快速;亦用來比喻文筆流暢,氣勢奔放。後世也有用「一瀉千里」比喻行情快速地下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