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忠心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名,其狀似鴿,頭小胸凸,灰色有斑紋,尾短翼長。 (2) 耿耿:誠信守節的樣子。 (3) 讒:顛倒是非、中傷別人的人。 (4) 介介:分隔。 (5) 蔽:蒙蔽、壅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顛倒是非、中傷別人的人。《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漢.王充《論衡.答佞》:「讒與佞,俱小人也。」
裝腔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場兒調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中的〈正失〉篇,開頭即點出此篇是為了糾正歷史上善惡謬誤所寫,所以立篇名為〈正失〉。在孝文帝這段中,指出劉向認為世俗流傳漢文帝的許多事跡,大多是些誇大,與事實不相符的穿鑿附會之說。只因文帝非常禮遇來上諫的大臣,所以大臣們對文帝多有褒獎。例如:文中列舉十數件關於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牽強附會之嫌。後人看到這些褒揚的文章,就以為全是事實。世上的非議與稱讚,有很多是名實不符,但會去求證的人不多,隨聲附和的人倒是不少。應劭在此對劉向的看法表示贊同。後來「言過其實」被用來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史.卷二二九.趙用賢列傳》:「昔顛倒是非在小人,今乃在君子。意氣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負不世之節,號召浮薄喜事之人,黨同伐異,罔上行私,其風不可長。」
類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例通常,班級經營方案在某情境下成功了,並不能保證學生在其他情境下其行為也會自動改善。相反的,學生倒是容易學會辨別不同環境。甚至連幼兒都很容易學會在幼稚園、自己家庭、或各個朋友家裡什麼行為受到鼓勵和什麼行為是禁止的。他們會依據各個情境的規則和期望,來表現不同的行為。為了產生類化,通常必須事先規劃。在社會課用得相當成功的班級經營方案應該在英語課當中也加以使用,以確保學生的良好行為能從社會課類化到英文課。學生可能必須先研究過許多文化的不同作者如何運用象徵手法,才能說明象徵主義的一般用法。 結論很明顯地,類化最可能發生在相似...
伶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乾脆俐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魯云)你去了倒是一場伶俐。(黃文云)將軍有埋伏里!」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除了後患,豈不伶俐。」
懈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態度輕慢不莊重。《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只為一時間心中懈怠,口內褻瀆,又不曾實做了甚麼汙褻法門之事,便言摦報如此!」《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說著,回了進去,又從中說了些懈怠話,那河臺心裡,更覺倒是安老爺瞧他不起。」
缺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完美,有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例]人生中的某些缺憾,有時正可激勵人奮發向上,反倒是一件好事呢!
相映成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襯托而更添意趣。如:「他們夫婦倆,一個演生,一個演旦,在戲臺上倒是相映成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