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顛倒黑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如:「切勿輕信那些顛倒黑白與事實不符的言論!」也作「顛倒是非」、「是非顛倒」。
憂心悄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不安的樣子。《詩經.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四折:「豈不聞晏平仲為齊相,乘車人憂心悄悄,倒是御車吏壯志揚揚。」
交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吳語。(1)許多。《海上花》第三一回:「耐倒是請教高大少爺做兩首出來,替耐揚揚名,比俚哚好交關哚!」(2)很、非常。
哀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憐、體恤。《論語.子張》:「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著那最小的幼男去當刑,他便歡喜緊將兒發送。只把前家兒子苦哀矜,倒是自己親兒不悲痛。」
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幫助、有利益可尋。《韓非子.六反》:「姦偽無益之民六,而世譽之如彼;耕戰有益之民六,而世毀之如此;此之謂六反。」《紅樓夢》第三七回:「一時閒了,倒是於你我深有益的書,看幾章是正經。」
好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好好的說。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正旦云)我至死也不隨順你。(劉員外云)好說好說罷!倒是我跪著你,再與你磕頭。」
倒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而不如。《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我就是『羊肉不曾喫,空惹一身羶』。倒不如不幹這把刀兒了。」《紅樓夢》第七一回:「糊塗人多,那裡較量得許多。我說,倒不如小人家人少,雖然寒素些,倒是歡天喜地大家快樂。」
逐末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打人喊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打人的人反過來喊救人。比喻顛倒是非。如:「自行毀約的人竟然先控訴起來了,真是打人喊救人。」
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事故。《醒世恆言.卷三六.黃秀才徼靈玉馬墜》:「他既不肯接客,留之何益!倘若三不知,做出把戲,倒是老大利害,不如轉貨與人,另尋一個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