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說:「人格低下的人是不能侍奉君王的,因為他們只注重名利,沒得到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如果擔心到手的名利失去的話,為了繼續保有它,他們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這就是說,如果君主身邊的人品德不好的話,他們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影響朝政,蒙蔽視聽,進而使國家人民受到危害,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能事君的。孔子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說明小人對名利得失的憂慮。後來「患得患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
醍醐灌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澈底醒悟。《西遊記》第三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是醍醐灌頂,甘露滋心。」《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噯喲了一聲,方笑道:『怪道我們家廟說是鐵檻寺呢,原來有這一說。』」亦可比喻令人感到清涼舒適。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勢迫人。 + 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之如飴目錄1 釋義2 古例3 譯文4 今例5 近義6 反義 釋義飴,糖。如糖一般的甜美。比喻樂於承擔艱苦的事情。 古例(一)詩經 大雅 綿:「堇荼如飴。」(二)東漢 鄭玄 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譯文(一)堇葵苦菜像蜜糖滋味(二)長出來的菜,雖原是苦的,但嘗起來卻像麥芽糖般甜美。 今例由於喜愛這份工作,所以即使每天都得加班,他仍是甘之如飴的。 近義心甘情願、死而無怨、安之若素 反義迫不得已、不由自主、怨天尤人、自艾自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快出來的時候。《儀禮.士昏禮》:「凡行事,必用昏昕。」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栩栩,生動可喜的樣子。語本《莊子.齊物論》。後用「栩栩如生」形容貌態逼真,彷彿具有生命力。 △「活龍活現」、「莊周夢蝶」、「維妙維肖」、「躍然紙上」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洪楝園《懸嶴猿傳奇》第四齣:「多是這一個狗才,設計騙將出來,以為自己富貴之地,是以吾閣部為奇貨,居心叵測,天理不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多餘、多出來的。與「虧」相對。[例]盈餘、盈利、盈千累萬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六月霜》第一一回:「為什麼既曉得秋女士的死是冤枉的,也是鉗口結舌,噤若寒蟬,獨不肯發一句公論出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