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由液體表面刮舀出來。如:「撇油」、「撇泡沫」。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拐彎抹角的罵人。[例]他在指桑罵槐,難道你聽不出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藏放。如:「有話就說出來,不要悶在心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束緊、勒緊。[例]他用繩子把麻袋箍緊,免得裡面的飼料掉出來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求能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與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竟然是個女孩子!〈木蘭詩〉最後以兔子來比喻這段女扮男裝的奇事。在平常時候,兔子是很容易分辨雌雄的。雄兔腳撲朔--個性比較好動,腳會不安分的亂踢;而雌兔眼迷離--個性比較靜,常將眼睛瞇起來休息。但兩隻一起奔跑時,是很難分辨雌雄的。後來「撲朔迷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驟然明瞭真相。亦用於形容景色迷濛。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磚頭是低賤的東西,把磚頭丟出去,引回來卻是珍貴的玉。「拋磚引玉」這句成語較早的出處,見載於《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話說趙州大師有一次在晚上講道場合中說:「今晚為大家回答問題,有需要解說的人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王,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應該與賢臣們肝膽相照,共同治理國政。梁孝王在看了這封書信後,就派人把鄒陽放出來,並且成為他的貴賓。後來「放蕩」和「不羈」典源被合用成「放蕩不羈」,用來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又被用以形容行為放縱隨便,不加檢點。
琴瑟和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與瑟兩種樂器所搭配出來的聲音非常協調。後以此比喻夫妻之間感情和諧融洽。[例]他祝福這對新婚夫妻百年好合、琴瑟和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寬而薄的。如:「扁平」。《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傳.三韓傳》:「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老殘遊記》第六回:「你們把我扁皮箱裡,還有一件白狐一裹圓的袍子,取出來送到鐵老爺屋子裡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