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歧路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子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因大路上岔路太多,縱使苦苦搜尋,也無法找回丟失的羊。典出《列子.說符》。比喻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求道者苦無正確方向,容易誤入歧途,以致一事無成。[例]他廣蒐各家學說,卻無法融會貫通,理出頭緒,終致歧路亡羊,一無所獲。
牛山濯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山上無樹木。語本《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今多用以戲喻人禿頂無髮。如:「小陳今年才三十出頭,頂上卻已牛山濯濯。」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尊宿語錄.卷三七.鼓山先興聖國師(神晏)和尚法堂玄要廣集》古人道,西天一段事,總被今時人埋沒,卻覓個出頭處不得。更有老宿道,大唐國內,盡是一隊滅胡種賊。即者便是。人家男女,乍入叢林,何處會得?聞舉經舉論,便刺頭入裡許,念言念句。便遇著這般底,便是殺人賊。是汝一人半人猶可在,惑賺他多少人家男女,千生累劫披枷帶鎖,於自己事轉疏轉遠。如今奉勸諸兄弟,大丈夫漢,一等是離鄉涉1>井,訪道尋師。為自己事,也須眨上眉毛,著些子精彩,於親躬事有辨明處。 〔注解〕 (1) 涉:徒步渡水,此指遠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頭的樣子。《公羊傳.哀公六年》:「開之則闖然公子陽生也。」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中的燭火,隨時可能熄滅。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蕩寇志》第六回:「你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親見。」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吁這個人仗著強大的武力進行殘忍的征伐,總有眾人反叛,親信背離的一日,他的計謀顯然難以得逞。」後來,四國聯軍又再次出兵攻鄭,取得了勝利,但州吁並未因此而獲得百姓的愛戴,反而在不久後就被殺了,果真應驗了眾仲的預言:「眾叛親離,難以濟矣。」「眾叛親離」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不得人心,處境孤立。
老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氣,老年的志氣、氣概;橫秋,充塞秋日的天空。老氣橫秋本形容人老練而自命不凡,毫不謙虛的樣子,今為形容人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例]看他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真難以想像他才二十出頭
治絲益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絲線時,不先找出頭緒,以致越理越亂。比喻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糟。也作「治絲而棼」。
皇天不負苦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形容老天有眼,絕不會辜負意志堅強與刻苦耐勞的人。如:「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如今他總算熬出頭了!」
打退堂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放棄、半途而廢。《官場現形記》第五七回:「如今聽說要拿他們作出頭的人,早已一半都打了退堂鼓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