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競賽的方式來比較本領或實力的高下。宋.蘇軾〈游廬山次韻章傳道〉詩:「出入巖巒千仞表,較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貴征遼事略》:「搦善射者來日對陣,較量弓馬。」
振衣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高山上抖落衣上塵土,在長河裡洗淨足上汙穢。語本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比喻心志高潔,遠離塵世而歸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再拜先生淚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湍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流。《文選.枚乘.七發》:「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谿,湍流溯波,又澹淡之。」
知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適可而止,不作無限的要求。《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遊記.東遊記.第四回》:「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
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後比喻除去世間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唐.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隨珠彈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寶珠打鳥。比喻貴物賤用,不得其當。語本《莊子.讓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道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方士、仙人。晉.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二:「青谿千仞餘,中有一道士。」宋.蘇軾〈後赤壁賦〉:「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邊。通「崖」。南朝齊.謝朓〈遊山詩〉:「凌厓必千仞,尋谿將萬轉。」《新唐書.卷一六六.令狐綯傳》:「高郵厓峭水狹,若使荻艚火其前,勁兵乘其後,一舉可覆。」
隨侯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的大明珠。比喻珍貴的物品。參見「隋侯之珠」條。《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雖出隨侯之珠、夜光之璧,猶結怨而不見聽。」
高唱入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歌聲響亮,高入雲霄。語本《西京雜記》卷一:「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筑,……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婦數百皆習之,後宮齊首高唱,聲入雲霄。」後亦形容文辭、聲調激越高昂。清.譚嗣同〈致劉淞芙書〉:「拔起千仞,高唱入雲,瑕隙尚不易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