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浮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浮於事」原作「人浮於食」。根據《禮記.坊記》中記載,孔子曾說:「君子能夠推辭尊貴和富有,而安於卑賤和貧困的生活,這麼一來禍亂就會減少。所以君子與其領取的俸祿超過個人的才幹,寧願使個人的才幹超過所得的俸祿。」孔子說這段話的用意是期望人們能安於貧賤、不貪求富貴、以減少禍亂。後來「人浮於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轉而用於表示人多事少。「人浮於事」的書證如《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從前就在邳州衙門,如今在兄弟這裡,人浮於事,實在用不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卑賤、微賤。《管子.牧民》:「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北齊書.卷四十五.文苑傳.樊遜傳》:「門族寒陋,訪第必不成,乞補員外司馬督。」
形影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離4>。故有道之士未遇時,隱匿分竄,勤以待時。時至,有從布衣而為天子者,有從千乘而得天下者,有從卑賤而佐三王者,有從匹夫而報萬乘者,故聖人之所貴,唯時也。 〔注解〕 (1) 湯武:商湯與周武王。 (2) 桀紂:夏桀與商紂的合稱。二人皆因無道,為商湯與周武王所滅。 (3) 見時:得時。「見」疑為「」之訛字;「」,古文「得」。 (4) 若步之與影不可離:若步行日中,影乃逐之,不可分離。
一呼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據《群書治要.卷八》引)智如原泉,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智可以砥礪,行可以為輔檠者,人友也;據法守職,而不敢為非者,人吏也;當前快意1>,一呼再諾者,人隸2>也。故上主以師為佐,中主以友為佐,下主以吏為佐,危亡之主以隸為佐。 〔注解〕 (1) 當前快意:在人面前投合對方的心意。 (2) 隸: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款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忠誠懇切。《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悽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
鄙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鄙陋、卑賤的人。《莊子.應帝王》:「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宋.蘇軾〈司馬温公神道碑〉:「異時薄夫鄙人,皆洗心易德,務為忠厚,人人自重,恥言人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的差役。如:「皁隸」。《集韻.上聲.皓韻》:「皁,賤人。」《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汙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拙劣、卑賤。《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傳》:「臣雖汙穢,廉絜無聞,今見覆沒,恥痛實深。」
視如草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成像小草一般卑賤。比喻輕蔑,藐視。如:「不仁之君,窮兵黷武,將人民視如草芥,任意蹂躪生死。」也作「視如土芥」、「視若草芥」。
兔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幼小頑劣的兔子,後多用作罵人卑賤的俚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三回:「我的女兒雖是生得十分醜陋,也不至於給兔崽子做老婆!」也作「兔羔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