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蒼翠踐苔蘚。高樹夾潺湲,崩石橫陰巘.  野杏依寒拆,餘雲冒嵐淺。性愜形豈勞,境殊路遺緬。  憶昔終南下,佳游亦屢展。時禽下流暮,紛思何由遣。 山行積雨,歸途始霽  攬轡窮登降,陰雨遘二旬。但見白雲合,不睹岩中春。  急澗豈易揭,峻途良難遵。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  始霽升陽景,山水閱清晨。雜花積如霧,百卉萋已陳。  鳴騶屢驤首,歸路自忻忻。 傷逝(此後十九首,盡同德精舍舊居傷懷時所作)  染白一為黑,焚木盡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結髮二十載,賓敬如始來。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  柔素亮為表,禮章夙所該。仕...
字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有文字的便條、簡帖。《恨海》第六回:「仍舊寫幾個字帖兒,在碼頭上要路貼下,說明我們已經南下。」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本 傳1.1 歸奇顧怪1.2 二1.3 三2 清初三先生 本 傳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復以避仇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稱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得年七十歲。三十三歲時(1645),清兵渡江南下,崑山城破,母王氏殉節,遺命炎武「無仕異代」。後炎武受到一家僕與仇家的迫害,輾轉流徙,順治十一年,將家僕溺殺,以殺人罪下獄,賴友人救助減刑免死。其後仍受到仇家追殺,於順治十二年赴北游歷,來往於山東、河北、山西、陝西一帶,先後六謁明陵。康熙十六年,受薦博...
冒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初匈奴的單于。英武有權略,弒父自立,曾東破東胡,西擊月氏,南併樓煩,並南下圍高祖於白登,漢不得已,與他和親,並納歲幣。
國立員林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校長的話 唐校長的風采 97年8月劉澤宏先生接任第九任校長。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 國一道 (南下207公里處、北上208.5公里處) → 207埔鹽系統 → 台76快速道路 (往員林,22公里處下快速道路) → 台76平面道路直行1.6公里左轉 → 彰縣141道 (往員林)直行600公尺 → 員林家商國三道 (福爾摩沙) → 222中興系統接 → 台76快速道路 (往員林,南下22公里處下快速道路) → 直行100公尺由中央橋迴轉後直行1公...
楚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著”。朱熹《楚辭集註》同意王逸的説法,歸諸宋玉。,吸收南方民歌、上古神話、傳說精華,融合《詩經》南下的影響,創造出的一種韻文。“楚辭”的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前期。《漢書·s:漢書/卷064上|朱買臣傳》中記載:“會邑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召見,說春秋,言楚詞,帝甚說(接:即悅)之。”又《漢書·s:漢書/卷064下|王褒傳》中有:“宣帝時修武帝故事……徵能為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楚辭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開啟了中國詩史上的第二個春天。楚辭采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篇...
鷽鳩笑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鷽鳩以低飛飽食自滿,卻取笑大鵬鳥聚糧三月而高飛南下的行動。典出《莊子.逍遙遊》。比喻見識淺短,又缺乏自知之明。如:「你自己層次太低反而批評他曲高和寡,簡直是鷽鳩笑鵬嘛!」
鋒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象學上稱兩個冷暖不同的空氣團相遇,中間形成一道密度、溫度、風向等均不連續的界面為「鋒面」。[例]氣象局預測明天會有一道鋒面南下,氣溫將急遽下降。
台北市立南港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本校位於興中路的校門。自行開車中山高五汐高架道路 堤頂交流道 (北上者 下引道後 右轉 堤頂大道;南下者 下引道後 左轉 舊宗路)轉 環東快速道路 至 南港引道 由 南湖橋下涵洞 右轉接 重陽路直走至 興中路 左轉。中山高 內湖交流道 往 南港 過 成功橋 至 向陽路口 左轉 重陽路 或 南港路 至 興中路 轉彎。中山高 北上者 康寧路出口下 往 南港 過 南湖橋 直行 三重路底 右轉 南港路 至 興中路 右轉。北二高者 北上15K出口 往 南港 接 南港快速道路 到 南港軟體園區引道迴轉 直行至 南港路右轉到 興中路...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後自為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士申階級及社會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他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樂府詩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