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異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知識雖然很廣博,讀過很多書,但也因此,所知道的道理駁雜,發表的見解也有所不妥。例如他曾分析物的大小同異的觀念:「最大的標準是無法再找出更大的空間了,我們可以稱它為「大一」;最小的標準是無法再找出更小的空間了,我們可以稱它為「小一」。但是這二者是可以互換的。例如「無厚」,既然沒有厚度,應該很小,但我也可以說它像千里一樣地大。再例如天高地卑,我也可以說天如地卑;山高澤低,我也可以說山如澤低;日正當中,我也可以說日正西斜;物剛出生,我也可以說物剛死亡。可見萬物之間,如果從「異」的角度看,大部分同,卻存在有些不同,我們可以稱這種情形為「小同異」;如果從「同」的角度看,萬物是全同全異的,我們可以稱這種...
|
眩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亂而失去主張。《淮南子.氾論》:「同異嫌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
|
名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分與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與倫常道德為準則的禮法。《管子.山至數》:「昔者周人有天下,諸侯賓服,名教通於天下,而奪於其下,何數也。」《晉書.卷四九.阮籍傳》:「見司徒王戎,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
|
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單數。通「奇」。《莊子.天下》:「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
|
惠施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學富五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天下》惠施1>多方2>,其書五車,其道舛駁3>,其言也不中4>。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惠施:西元前370?∼前310?,戰國時宋國人。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亦稱為惠子。
(2...
|
並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時存在,勢力或地位不相上下。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並進。」三國魏.曹冏〈六代論〉:「兼親疏而兩用,參同異而並進。」
|
書富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學富五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天下》惠施1>多方2>,其書五車,其道舛駁3>,其言也不中4>。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惠施:西元前370?∼前310?,戰國時宋國人。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亦稱為惠子。
(2...
|
睟面盎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子內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與背部。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後用以形容有道德修養者的儀態。宋.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研窮義理之精微,辯析古今之同異,原心於秒忽,較禮於分寸,以積累為功,以涵養為正,睟面盎背,則亮於諸儒誠有愧焉。」
|
博覽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學富五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天下》惠施1>多方2>,其書五車,其道舛駁3>,其言也不中4>。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惠施:西元前370?∼前310?,戰國時宋國人。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亦稱為惠子。
(2...
|
公孫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弟子之一,也叫公孫龍,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歲。 事蹟 離堅白是中國戰國時期名家的一派觀點,與合同異相對,代表人物是公孫龍,離堅白即將堅與白兩者相分離。 此論說一開始便設問,把「堅、白、石」三分可以嗎?公孫龍認為分開就沒什麼好討論了,所以不可,那麼二分可以嗎?公孫龍認為可以。 問為什麼?公孫龍回答:石無堅即可得白,如此一來就是二分,石無白即可得堅,如此一來也是二分。 (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 接著論證道,眼看不到石之堅,只能看到石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