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朝廷樂章,分為風、雅、頌三大類。今日留傳的《詩經》序文,有大序、小序之分,大序置於十五國風之前,論述詩歌的產生、功能及體制等;小序則置於各詩篇首,說明各詩的主旨及背景。大序說:詩,是志趣的表現。當心中的志趣用語言抒發出來,便成為詩。但如果內心情感激動到用語言表達還覺得不足時,就會發出嘆息的聲音;當發出嘆息聲仍覺不足時,便會以吟詠的方式來抒發;以吟詠的方式猶感不足時,便會不知不覺地揮手舉足,舞動跳躍起來。後來「手舞足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亦用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息。如:「長吁短嘆」。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五六:「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宋.劉宰〈野犬行〉:「過者且勿嘆,聞者且莫吁。」
唧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機杼聲或嘆息聲。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2)形容嘆息聲。唐.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3)形容蟲鳴聲。唐.王維〈青雀歌〉:「猶勝黃雀爭上下,唧唧空倉復若何。」唐.李郢〈宿杭州虛白堂〉詩:「秋月斜明虛白堂,寒蛩唧唧樹蒼蒼。」(4)形容鳥鳴聲。唐.劉禹錫〈鶗鴂吟〉:「如何上春日,唧唧滿庭飛。」(5)形容哭泣聲。宋.蘇軾〈岐亭〉詩五首之一:「醒時夜向闌,唧唧銅缾泣。」
慨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慨嘆息。如:「看到故居傾頹,到處是斷垣殘瓦,他不禁慨嘆戰火的無情。」
袖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才華如此出色,反而不被重用;卻讓我們這些人,掌握了朝廷大權。」對於柳宗元一生懷才不遇,發出了沉重的嘆息。後來「袖手旁觀」這句成語就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置身事外,不予過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息、嘆氣的樣子。《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慨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嘆的樣子。[例]生活環境日益惡劣,我們不能只是慨然嘆息,而應力謀改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嘆息。通「嘆」。如:「悲歎」、「嗟歎」。《封神演義》第一回:「上天垂象皆如此,徒令英雄歎不平。」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把黃鐘的樂器毀棄不用。喻賢智之士,不為當權者所用。 出處楚辭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人無名。」 用法多用以嘆息當權者昏庸,有抱負、有才能的人被棄置不用。 例句這次的選舉,風傳有金錢暴力的介入,使得才智之士遭到黃鐘毀棄的厄運。 似詞豺狼當道/小人得志/君子道消/瓦釜雷鳴 反詞賢能在位/選賢與能
長吁短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一聲,短一聲的嘆息不已。表示非常憂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搥床。」《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也是長吁短嘆,一籌莫展。」也作「短嘆長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