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並不為所動,仍是繼續堅持下去,終於天帝被他的毅力所感,把兩座大山給移走了。 「殘年」一詞即見於智叟嘲笑愚公的話:「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是說愚公九十歲了,能存活的日子本來就不多,不可能做出什麼成績。 「殘年」即指暮年、老年。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燭殘年」,用來形容人身體衰弱,不久於世的晚年,例如清代小說《蕩寇志》第七六回:「賢侄,但願天可憐見,著你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親見,九泉下也兀自歡喜。」這裡便是以「風燭殘年」比喻年事已高,不久於世。
消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嘲笑戲弄。[例]他生性害羞,請不要再消遣他了。
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中窺豹」是指從管中看豹,只能看到一小部分,不能得到事物的全貌。這句成語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記載了一段王獻之幼時的事。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小時候,有一次在看父親的門生玩賭博遊戲,居然能看得出勝負,在一旁叫道:「南風不競。」那些門生輕視他是小孩子,便笑著說:「這小鬼有如用管子看豹,只看到牠身上的一塊斑點。」嘲笑他年紀小,見識少。王獻之人小氣傲,聽到這句話,氣得瞪大了眼睛,怒沖沖地說:「我只比荀粲和劉真長差一點而已,比你們強多了!」說完便拂袖而去。後來「管中窺豹」被用來比喻所見甚小,未得全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差勁、低劣。如:「他的數學非常破。」、「你這套破理論少說為妙,免得被人嘲笑。」
三五成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個五個。形容零散結集的樣子。《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三五成群,把他嘲笑戲侮。」《文明小史》第三回:「不知不覺便三五成群、四五作隊的走了出來。」也作「兩兩三三」、「三三兩兩」。
嘲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諷刺、譏笑、譏刺、嗤笑、嘲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譏諷、嘲笑。《晉書.卷七七.蔡謨傳》:「我若為司徒,將為後代所哂,義不敢拜也。」
訕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譏笑、嘲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嘲笑。通「嗤」。《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一》:「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蚩。」
讚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嘲笑、責怪、唾罵、指摘、詆毀、譏刺、責備、批評、申斥、毀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