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尋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吳書》。三國時劉備蜀軍攻打東吳,吳主孫權派使者趙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語氣問趙咨:「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嗎?」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覽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園〉詩一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笑。《文選.張衡.東京賦》:「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於宮室。」唐.李善.注:「悝,猶嘲也。」
嘲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奚弄、嘲笑
解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或行動來掩飾受人嘲笑的事情。《文選.揚雄.解嘲.序》:「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創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而雄解之,號曰:『解嘲』。」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但他卻是最突出的。“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籟無言帝座靈”(《夜坐》):清醒的、有志氣的人被排斥著,被嘲笑著,而天下是死寂的。“秋氣不移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逆旅題壁……》):天下雖然面臨著“秋氣”的侵襲,夕陽西下,暮靄沈沈的情景,而庸俗的官僚士流社會還是醉生夢死,安然自若。他們不知道“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整個統治階級必然全部沒落的命運,昏庸愚昧,實已無可救藥。“天問有靈難置對,陰符無效勿虛陳”,問天無用,一切籌劃都是白費。甚至作詩也是徒然,“姑將譎言之,未言聲又吞”:他只能抱著深沈的憂鬱和孤獨,以及特有的清醒...
笑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嘲笑。《紅樓夢》第八○回:「媽可是氣的胡塗了,倘或叫人聽見,豈不笑話?」《老殘遊記》第九回:「我那琴如何彈得?惹人家笑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謔、嘲笑。宋.梅堯臣〈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詩:「怪其有紙不寄我,如此出語亦善詼。」
排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笑戲弄。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排調篇〉,多收嘲戲調笑之詞。
冷言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冷言冷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冷」與「熱」相對,冷冰冰的話,自然不熱情,這種話語,多帶有譏刺、嘲諷的意味。出現「冷言冷語」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虛堂和尚語錄.卷二.婺州雲黃山寶林禪寺語錄》:「山門疏,關著門,盡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山門,是寺院的大門。禪師說:「把山門一關,寺裡頭住的都是自家人了,大家何必冷言冷語,暗地裡損人呢?」從最後一句話,可見冷言冷語有暗含譏刺、嘲笑的意味。這句成語有時會轉成「冷言酸語」、「冷言熱語」、「尖言冷語」,意思大約相似。
調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謔嘲笑。《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應瑒詩》:「調笑輒酬答,嘲謔無慚沮。」唐.李白〈陌上桑〉詩:「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