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驅力減低說亦稱驅力減弱理論。驅力(drive)是一種假設的能量來源,由人類的基本需要組成。當個體內缺乏某種需求或不滿足,所形成之不愉快的緊張狀態累積至一定程度,驅力會導致個體採取相應行動,降低或消除體內的緊張。1943年美國行為主義學派心理學家霍爾(Hull提出驅力理論(Drive theory)解釋個體行為動機,主要原理為均衡作用,他主張個體有保持內在狀態平衡不變的傾向,若體內偏離平衡狀態時,個體產生之不舒服的緊張狀態(驅力,引發個體作出利於...
三角關係_(Triangu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923. 程薇(2011。諮商與輔導。台北:志光教育文化。P.9-25
行為治療法(behavior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 279-3022. 程薇(2011。諮商與輔導。台北:志光教育文化。
重新建構_(refram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的感受。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重新建構英文關鍵字:reframing 參考資料1. 洪莉竹(2007.稻草變黃金--焦點解決諮商訓練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p. 77-83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 156
「翻轉教室」(flipped_classroo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目錄1 起源2 推動人3 翻轉教室四原則4 關鍵字5 資料來源 起源翻轉教室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與 Aaron Sams,兩位老師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開始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先將預錄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兩位老師開始改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
個人經驗中特殊事件的記憶,貯存的是自傳式的訊息,也就是個體自身的知覺經驗,特別側重時問(事件何時發生和環境背景(事件在何地發生等參考架構。例如你最快樂的生日,或你的初吻記憶。在情節記憶系統中,需要的提取線索是指出有關事件發生的時間及事件內容,取決於訊息最初的編碼形式,以及個體是否能對於事件產生特定記憶表徵。 觀點比較心理學家Tulving認為情節記憶是:在某特定時空下所發生之特定事件或情節的儲存,例如對於今天早餐食物內容的記憶。情節記憶的貯存單...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_evalu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從課堂活動與實作評量、家庭作業和檔案評量中也能夠得到形成性評量的目的。 參考資料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精華書局。鄔佩麗(2005。輔導與諮商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Woolfolk, A. (200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th ed.). Boston, MA...
〔柯爾曼報告書〕(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教育界及行政界對於兒童受教機會與權利的爭取,一直不遺餘力,尤其對於種族層面的教育機會均等理想,更是關心。但以一九五四年最高法院的〔布朗對教育董事會判例〕(Brown vs. Board of Education)而言,「分離但均等」(separate but equal)的原則,雖然所有種族子弟得以進入不同的學校,但是種族隔離(segregation)問題也隨之白熱化。到了一九六四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的通過,在反種族隔離(desegregation)原則下的學校專車接送制度(School Busing)的實施,就在於希望各種族學生可以在同一所學校接受教育,...
界線(Boundari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關鍵字:界線英文關鍵字:Boundaries 參考資料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82. 崔詠欣、黃庭偉、王依婷(2012)。初探家庭次系統中的婚姻、親職、親子次系統之交織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37),41-53。
鬼鼠(大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ndicota indica (Bechstein, 1800)
為台灣產最大之鼠類,體背面暗褐色或黑褐色,腹面淡色或帶白褐色,背腹間界線不明顯。四肢污褐色,尾灰煙色,上下一致;頭軀幹長16~36公分,尾長13~28公分,體重平均545公克,但最重可達1,500公克。
巴基斯坦至中國大陸東南部、中南半島、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北部、爪哇及台灣。
棲息在低海拔農墾地、稻田,擅挖掘,會在田中、田邊、堤岸甚至街道上挖掘複雜的地洞,深度可達60公分,有窩和儲食室;會游泳與潛水,通常夜晚活動,雜食性,食物以農作物為主,如稻米、甘薯、甘蔗、堅果、果實、馬鈴薯等。在台灣普遍分布於全島低海拔農耕地,以蔗園、果園、水稻區等密度較高,另廢耕地及田野白茅、五節芒叢生地亦可見其蹤跡,是平地主要鼠類之一,一般掘地穴而居,洞穴口徑約10公分,密度高的地區,地表鬆軟,隨時可能踏陷其地洞;食性龐雜,除了取食甘蔗、水稻、雜糧及雜草等植物外,亦會捕食螟蟲、蚱蜢等昆蟲及蚯蚓、水蛭等動物性食物;全年皆有生殖現象,雌鼠一生中可繁殖6~9次,每胎2~10仔,野外壽命可達2年以上...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鼠科(Family Mur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