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閃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線明滅不定的樣子。[例]黑夜裡,天空布滿了閃爍的星星。
颯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形容風聲。[例]颱風夜裡,風聲呼嘯而過,颯颯作響。
梁上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寔,字仲弓,東漢許人。個性平和,處事公正,即使在他退休後,鄉民之間起爭執時都會來找他裁斷,是地方上的表率。一天夜裡,有竊盜潛入他家,躲在屋梁上,想趁機偷取財物,但被陳寔發現了。他沒有聲張,只是將子孫召集過來,態度嚴正地訓誡說:「人要常常自我勉勵,不可以鬆懈。做壞事的人,不見得本性就壞,只是平常對自己要求不嚴,又不知學好,長久下來養成了壞習慣!就好像是屋梁上的那位君子一樣。」竊賊一聽,大驚失色,從屋梁上跳下來。陳寔對他說:「看你的樣子不像是壞人,想必是因為貧困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現在送你兩疋絹布。」從此縣裡不再發生竊盜之事。後來「梁上君子」被用來作竊賊的代稱。
鬼哭神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悲慘恐怖的聲音。[例]傳說這片江面曾是古代的戰場,至今夜裡都還有人聽到鬼哭神號。
啜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吸食。[例]在寧靜的夜裡,啜飲一口香茗,可以忘卻白天的一切煩憂。
天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的聲音,指不藉任何人為所產生的聲音。[例]夏夜裡,鄉村的蛙鳴蟲叫是最美的天籟。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同學便譏笑他什麼都不懂,還敢亂發評語。慧能便在深夜裡帶一名會寫字的書僮,幫他在神秀的偈旁寫下:「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意思是說,能修行到無身無心的話,萬物皆空,根本無須擔心落塵,更不必時時拂拭了。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慧能的修行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又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內容則是表述僧那禪師的生平事蹟,他告誡弟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秉燭夜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嘆時光易逝,須持燭夜裡遊樂。比喻及時行樂。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也作「炳燭夜遊」。
烏煙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煙瘴氣」這句成語多見於清代小說,例如《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因何玉鳳在靈堂上提及要護送母親靈柩回鄉,前來祭奠的海馬周三等人在退出大廳後,向鄧九公問起何玉鳳的身世來歷。因為海馬周三等人是強盜出身,所以故事中用「烏煙瘴氣」來形容他們,意指其人渾濁不正。另外在《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中,賊人趁著夜裡前來安老爺家偷竊,沒想到被何玉鳳發現,為了脫身丟了一地瓦片,結果還是被捉,用「烏煙瘴氣」形容賊人將安老爺家的氣氛和環境鬧得一片混亂。後來「烏煙瘴氣」多用來形容人事、氣氛黑暗混亂,就像烏煙與瘴氣一般。也用於形容環境汙穢不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1) 形容小動物的叫聲。[例]他夜裡被老鼠吱吱的叫聲吵得睡不著覺。 (2) 形容細碎尖銳的聲音。[例]門樞腐朽了,開門時會發出吱的一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