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治療成為心理治療中效果卓著的一種療法。 基礎理論 心理及生理需要在現實治療中,人的每個行為都是經過大腦的評斷,用以滿足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可以分為生理層面及心理層面。生理上是生存的需要,威廉葛拉瑟認為人的腦可以分為舊腦及新腦,舊腦是掌管人類維持生命的自然性投射行為,包括呼吸及血液運行等,而新腦則是當生存條件缺乏時作出反應,令人類感到飢餓及窒息等感覺。當人類意識到以上的感覺時,人類便會選擇各種行為以滿足人類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則要包括歸屬感、權力感、自由及趣味感。歸屬感是指人類具有被愛及被屬於的需要,指不能同時得到兩者,...
|
多元智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數字及邏輯符號、音樂智能能使用音符。另外,Gardner將每一種智能視為模組,即為每一種智能都來自大腦中的某一特殊部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多元智力理論英文關鍵字: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參考資料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 Williams /著。教育心理學。頁4-7~4-8。華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被頌揚為“二十世紀無神論者的試金石。” 早期著作 佛洛伊德一個較少為人所知的興趣是神經學。他是大腦性麻痹(腦癱)論題的早期研究者。 潛意識 佛洛伊德對當代思潮貢獻最著者,許為其潛意識心智|動態潛意識之概念。19世紀西方世界|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確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弗氏則認為自由意志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所思,且行為之因由與意識層次所思,關係極微。潛意識之概念所以有破有立,在於弗氏提出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弗氏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
|
長期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分類3 提取和編碼方式4 如何形成長期記憶 定義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or LTM)是指能夠保持數天到數年的記憶。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不同,後者為感官收錄後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到20秒以內的記憶。而短期記憶經過不斷反覆複習,便會成為長期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較長的時間。 分類根據加拿大認知心理學家Endel Tulving的多重記憶系統理論,長期記憶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外顯記憶並可以分為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而陳述性記憶又包括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外顯記憶程序性記憶(Proce...
|
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眼動心身重建法之簡介1.1 治療的八個階段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眼動心身重建法之簡介眼動心身重建法是行為治療取向,是由Franch Shapior於1990年代創建。結合了想像洪水法、認知重建法與配合規律眼球運動及對大腦進行雙測刺激,功效為治療個案在創傷事件中所承受的壓力與記憶,目的是幫助個案重建因為創傷事件所帶來的認知與訊息處理歷程,並改變個案情緒、認知及生理對創傷事件的反應。 治療的八個階段1. 蒐集資料:蒐集個案的歷史資料,對小個案進行完整的評估後,擬定詳細的治療計畫和明確的目標成果。2. 合作關係:和個...
|
口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個人都有過舌頭打結得經驗。如果你專心注意聽自己今天說過的話,我敢打賭你一定會發現自己重複某些用詞。事實上,「口吃」在日常交談中是相當正常的現象。我們能說話是靠嘴巴、聲帶以及大腦三者之間相互協調,當其中一方動作較快時,我們就會出現口吃的情形。兒童學習說話時,很自然地會經歷一個重複說話的階段,例如「媽媽,媽媽,你看,你看,你看那個東西!」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口吃,通常這是在二至五歲的階段會發生的行為。即使孩子沒有口吃的問題,也可能會有這種現象,有時會持續幾天,有時幾個月,甚至幾年。如何區分是成長階段的一般日常性口吃,還是真正的...
|
脊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如同震動感、深部觸覺等,傳導則用厚白柱。 脊椎主要下行徑(註2)1. 外側皮質脊隨徑:起始於對側大腦皮質區及鄰近皮質,終止於脊隨前角神經元或聯絡神經元,功能是隨意運動等,用外側白質柱來傳導。2. 腹側皮質節隨徑:起始於對側大腦皮質運動區或同側大腦皮質運動區,終止於脊隨前角神經元或聯絡神經元,功能是同側或不同側的肌肉上,用前白質柱來傳導。3. 外側網狀脊椎徑:起始於腦幹的網...
|
哺乳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是由爬蟲類演化而來,最大的特色是幼兒依母體乳汁獲取養分。大部分體表有毛髮;有肺、心臟以及一個完善的大腦皮層;口內有齒;為恆溫動物。(註2)2. 哺乳動物出現在地球上已有一億多年將近兩億年了。當時,地球上正是翼龍在天空飛翔、魚龍在海中出沒,恐龍稱霸的時代。第一批真正的哺乳動物可能是像尖鼠那樣的小動物。牠們在夜間活動,以捕昆蟲和偷恐龍蛋為食。一直要到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逐漸消失、滅絕,哺乳動物才興盛起來,取代恐龍地位,成為地球生命舞台上的主角。我們今天所以能知道哺乳動物出現在地球的時間,是依靠化石的研究。(註1) 特徵哺乳動...
|
簡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草率粗心、不認真。如:「他做事向來簡單,從不用大腦想一想。」
|
神經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入神經系統。腦--腦是體內主宰大部分活動的器官,也是唯一能夠透過「智慧」行動的器官,一個正常成人的大腦約有1.3到1.4公斤重, 其中約包含了上千億的神經細胞以及數以兆計的神經膠質細胞,腦主要可以分成:大腦、小腦、中腦、橋腦、延腦與腦幹。脊髓--脊髓是一條從腦延伸下來,包裹在脊椎骨內的神經組織,脊髓接收身體各部位的神經衝動,將訊息傳遞到腦或者是直接在脊髓內處理。周邊神經系統的31對脊神經,就是由脊椎的椎骨伸出去的。脊髓若有創傷,通常會影響到身體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