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嵇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3~262)字叔夜,三國魏譙郡(今安徽省亳縣)人。博學有奇才,不與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好老、莊之學,擅四言詩。與山濤、阮籍等人為友,世稱「竹林七賢」。後為司馬昭所害死。著有〈養生論〉、〈聲無哀樂論〉、〈琴賦〉等。
高風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庸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賢才、天才、超人、英物、奇才、好手
蘊奇待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懷奇才,等待施展的機會。《梁書.卷二.武帝本紀中》:「若懷寶迷邦,蘊奇待價,蓄響藏真,不求聞達,並依名騰奏,罔或遺隱。」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評價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彙》),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穀集注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資料取自於網路》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27063
臥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隱居而未顯達的曠世奇才。《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亮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掀天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本領高強,聲勢驚人。《隋唐演義》第八回:「英雄雖有掀天揭地手段,那個識他、重他?」《幼學瓊林.卷一.地輿類》:「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也作「掀天斡地」。
興高彩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樣子。俶,音 ㄊ|ˋ 。 (3) 叔夜:嵇康(西元233∼262),字叔夜,三國魏譙郡人。博學有奇才,不與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好老、莊之學,擅四言詩。與山濤、阮籍等人為友,世稱「竹林七賢」。後為司馬昭所害。 (4) 俊俠:英俊有俠氣。 (5) 安仁:潘岳(?∼西元300),字安仁,西晉中牟人。美姿儀,出洛陽道,婦人嘗縈繞投果。為文詞藻絕麗,尤長於哀誄,有悼亡詩,為世傳誦。後孫秀誣以謀反,族誅。亦稱為「潘河陽」、「潘安」。
貞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