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5.2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雲蒼狗」原作「白衣蒼狗」,見於唐代杜甫〈可嘆〉詩。這首〈可嘆〉詩是杜甫感嘆朋友王季友的遭遇而寫的。王季友,唐河南人,雖然家裡貧困以賣鞋為生,但仍好學不倦,遍覽群書。而他的妻子卻因為受不了窮困的生活,和他離婚。後來他獲得李勉的賞識,作了官。杜甫這首詩第一段的意思是:「天上漂浮的雲,原本像一件潔淨的白衣服,轉眼間就變成灰狗的模樣。從古至今,人世上各種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裡面有二句「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演變成「白雲蒼狗」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現「白雲蒼狗」的書證如清.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比喻妻子。如:「斷弦」、「續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體旋轉彎曲成圓筒狀。如:「捲鋪蓋」、「捲草蓆」。
彎曲成圓筒狀的東西。通「卷」。如:「蛋捲」、「鋪蓋捲」、「銀絲捲」。
某種大的力量將東西掀起。如:「一陣狂風捲起塵土。」
量詞。用於計算成卷物品的單位。通「卷」。如:「一捲底片」、「二捲衛生紙」。
豁然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恍然大悟,茅塞頓開,頓開茅塞,豁然大悟,豁然貫通反義:一竅不通,大惑不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辨似: 豁,音ㄏㄨㄛˋ。開通、開闊。不可寫作「谿」。 「豁然開朗」及「恍然大悟」都有領悟了解的意思。 「豁然開朗」側重於事物真相的了解;「恍然大悟」側重於事物疑慮的明了。 豁然開朗 恍然大悟 辨似例句 ○ ㄨ 查了這部百科全書,頓時~,解決多年的疑惑。 ㄨ ○ 聽了妻子的說明,他~地說:「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帶有驚嘆的情緒;「豁然貫通」側重於對事物全盤了解。 恍然大悟 豁然貫通 辨似例句 ○ ㄨ 聽了妻子的說明,他才~,說:「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 ㄨ ○ 我親自到埔里參觀了手抄紙廠之後,對宣紙的製作過程才~。
寂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寂寞空虛。[例]妻子去世後,他的日子過得很寂寥。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齊策三》1>孟嘗君出行國,至楚,獻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見孟嘗君門人公孫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傷此若髮漂,賣妻子不足償之。足下能使僕無行,先人有寶劍,願得獻之。」公孫曰:「諾。」入見孟嘗君2>曰:「君豈受楚3>象床哉?」孟嘗君曰:「然。」公孫戍4>曰:「臣願君勿受。」孟嘗君曰:「何哉?」公孫戍曰:「小國所以皆致相印於君者,聞君於齊5>能振達貧窮,有存亡繼絕6>之義。小國英桀7>之士,皆以國事累8>君,誠說9>君之義,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國,將何以待君?臣戍願君勿受。」孟嘗君曰:「諾。」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10>,君召而返...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塵僕僕」係由「風塵」及「僕僕」二語組合而成。 「風塵」是出自漢.秦嘉〈與妻書〉。秦嘉,字士會,東漢隴西人。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簿吏,因此須向中央報告該郡境內所有統計數據。有次,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來不及當面告別,於是互贈詩文抒發思念之情,《玉臺新詠》即收錄有秦嘉〈贈婦〉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形容待人處事或文章字畫飄逸自然,無拘無束。 +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是寫莊子佯死化身成楚王孫,考驗妻子是否會在他死後為其守寡,沒想到莊妻受不了引誘,在被揭穿後羞愧上吊自殺,莊子則在妻子死後敲瓦盆而歌,之後摔碎瓦盆,得道成仙的故事。而典源節錄的是故事開頭,內容是:莊子時常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他將這件事告訴他的老師──老子,老子點出這是因為他前世是隻成精的蝴蝶的緣故,莊子頓時醒悟,從此看開世間人事的興衰、窮通,像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一樣無足輕重,不再被世俗牽累。後來「行雲流水」被用來比喻平淡自然的事物。
行將就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1>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2>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注解〕 (1) 季隗:春秋時廧咎如(狄族一支)人,晉公子重耳逃亡狄國時所娶的妻子,生卒年不詳。隗,音ㄨㄟˇ。 (2) 就木:進入棺材,指死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