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內儲說下》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記載:孔子在魯國的時候,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拜會、訪謁。《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私覲於子產。」《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
同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纓冠」。 2、「操戈」:《左傳.昭公元年》鄭徐吾犯之妹美,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犯懼,告子產子產曰:「是國無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與。」犯請於二子,請使女擇焉,皆許之。子皙盛飾,入,布幣而出。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觀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婦婦,所謂順也。」適子南氏。子皙1>怒,既而櫜甲2>以見子南3>,欲殺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執戈逐之,及衝4>,擊之以戈。子皙傷而歸,告大夫曰:「我好見之,不知其有異志也,故傷。」 〔注解〕 (1) 子皙:公孫黑,字子皙,春秋時人,生卒年不詳。 (2) 櫜甲:指衣服裡面穿著護身的鎧甲。櫜,音ㄍㄠ,收藏、儲存。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穿通、攻破。《左傳.僖公二十五年》:「鄭子展、子產帥車七百乘,伐陳。宵突陳城,遂入之。」
不見經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冄伯牛,仲弓。政事:冄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1>有年名及受業2>聞見于書傳。其四十有3>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于左:冄季字子產。……公西葴字子上。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鈞之未睹厥容貌,則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并次為篇,疑者闕焉。 〔注解〕 (1) 顯:明白、清楚。 (2) 受業:追隨老師學習。 (3) 有:音|ㄡˋ,通「又」。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鞅、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鞅再問:「那什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得其所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到合適的棲身處所。後用以形容安恬、適意或形容稱心如意、得意自在的樣子。語出《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也作「得其所」。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列傳 第五十八-淮南厲王劉長,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 史記卷一百十九 循吏列傳 第五十九-孫叔敖,子產,公儀休,石奢,李離 史記卷一百二十 汲黯|汲鄭當時|鄭列傳 第六十-汲黯,鄭當時 史記卷一百二十一 儒家|儒林列傳 第六十一-詩經|詩:申公,轅固生,韓嬰;尚書|書:伏勝;禮經|禮:高堂生,徐生;易經|易:楊何;春秋 (史書)|春秋:董仲舒,胡毋生,瑕丘江公|江生。 史記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 第六十二-侯封,鼂錯,郅都,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僕,減宣,杜周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 第六...
包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昭公元年》載,春秋時期,鄭國是個小國,想和大國楚國保持良好關係,於是鄭國大夫公孫段便將女兒許配給楚國公子圍。但楚國其實想利用這個機會進入鄭國首都,把鄭國滅掉,所以當天公子圍率領一大隊楚國士兵前往。鄭國大夫子產覺得情況不對,便派子羽前去阻止楚國進城,子羽說:「我們的城池太小了,容不下那麼多人,就在城外舉行婚禮吧!」但楚人以為如此不合禮法,堅持要進城。子羽只好直接了當地說:「我們國家狹小並不是罪過,但若依賴大國而一點防範之心都沒有,那就是罪過了。我們本來希望聯姻後,可以靠大國的力量安定自己,你們恐怕只是包藏禍心,前來算計我們吧!」楚人知道他們的詭計早被看穿,只好放棄原有的計畫,但為了保持...
吳市吹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是否內心壓力大,太子因為小事重罰跟隨逃亡的僕役,僕役擔心太子早晚會殺死他,便將其外攻內應計謀密告子產大夫,轉報鄭定公(姬寧)後,立刻下令誅殺太子芈建。機警的伍子胥發現不對勁,匆忙帶著芈勝(太子芈建之子),儘快要逃奔吳國。到了昭關(在江西,位於吳楚邊界),守昭關的將軍欲執拿他們,追兵甚急,伍子胥設法引開追兵,讓芈勝另外逃跑。到了長江邊,江上有位漁夫正渡著船,看到伍子胥跑得滿頭大汗,遂主動載他渡江而去。靠岸吳境後,伍子胥解下寶劍欲贈漁夫致謝;漁夫說︰〔楚國之法,得伍子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劍邪?〕不接受,逕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