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圖書館的前身是實踐家政經濟專校圖書館,創設於民國52年(1963)。80年該校由專科學校改制升格為學院,易名為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其原專校圖書館亦隨之改名。由於館藏持續成長,讓館於82年5月就既有規模進行擴充改建,於82年12月正式啟用。
  新館為一地上4層樓之建築物。1樓設有展覽區、流通櫃臺及期刊室;2樓為普通書庫及部分參考書室;3樓設有參考諮詢櫃臺、教師專用研究小間、普通書庫及部分參考書室;4樓為視聽中心、留學資料室、光碟資料檢索區及館員工作室。此外,2、3、4樓分別設有可容量20人左右之討論室及可容納100人之團體欣賞室,供教師配合教學使用。總樓層面積為2,...
實踐測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系統進行實際工作測試,又可分為輸入空間和輸出(結果)空間兩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去做。如:「實行」、「實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實行、履行。如:「實踐」。《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以踐前誓。」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願景。至此,台灣教育界開始有一批學者及實務人士開始深入探究全人教育的學理與實踐基礎,並且陸續有相關的實驗學校開辦,例如台北縣森林小學、苗栗縣全人高級實驗中學、台中縣磊川華德福小學、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等。這些實驗學校力求突破傳統升學的教育思維,強調「學生為主、共同參與及行動省思」的精神,來開展學生的多元智能,企盼能培育出全人的下一代。二、全人的意義全人(holistic person)一詞就中文意義來解釋,是指完整的個人,是相對於半人或非人,但又與完美之人(complete man)不同。它...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 參考書目註1: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註2: 班杜拉(1977),周曉虹譯,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 : 桂冠。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社會學習論英文關鍵字: social Learning theory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四一章。「上德若谷」是表述不同等級的人聽到了同樣高深的道理,會有不同的反應。修養最高深的人會去努力實踐,修養中等的人半信半疑,修養低下的人則一笑置之。這是因為「道」的呈現往往是出乎常理之外的,正如最高尚的道反而好像最低下的山谷,所以一般人才聽了不容易體會。後來「虛懷若谷」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為人謙虛,能接納他人的意見。
功虧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旅獒》嗚呼!夙夜1>罔或不勤2>。不矜3>細行,終累4>大德。為山九仞5>,功虧一簣6>。允迪茲7>,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8>。 〔注解〕 (1) 夙夜:從早到晚。 (2) 罔或不勤:無有不勤;沒有不勤奮的時侯。 (3) 矜:謹慎、注意。 (4) 累:連累使受損害。 (5) 九仞:比喻已接近完成的高度。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 (6) 簣:盛土的竹器。 (7) 允迪茲:如果真能這樣做。允,果真。迪,實踐。茲,此。 (8) 世王:世世代代君臨天下。王,音ㄨㄤˋ。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眾多。沓,重覆。「紛至沓來」本意是用來形容事情接連不斷地到來。宋朝理學家朱熹在寫給何叔京的書信中指出,孟子以為「浩然之氣」是集義而養成。這種正大剛直的精神,要發自內心確實去實踐,不要預期成效,心裡不可以忘記,但也不可以助長。只要心性矜莊、嚴謹恭敬,平常確實去做,則雖然事物「紛至沓來」紛亂地到來,也無法擾亂智慧和想法!從此,形容事物紛紛不斷地到來的「紛至沓來」,就沿用至今。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正是其提倡的古文運動的最好實踐。同樣的精神,亦反映在韓愈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上。〈符讀書城南〉這首詩,正是韓愈為了勉勵他的兒子韓符能勤奮向學所寫的。在詩中韓愈強調了為學的重要性,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有學問,治學唯勤,不勤勞的話無法有所成就。就好像有兩個小孩,從小一起玩耍嬉戲,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後來一個勤學,另一個則否,等到他們都長大成人,勤學的孩子成為人中之龍,不勤學的孩子則庸庸碌碌。於是勤學的孩子仕途得意,如同駿馬飛馳而去,再也看不到他那庸碌不學有如蟾蜍的朋友。後來「飛黃騰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