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倉稊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太倉中的一粒小米。語本《莊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比喻極渺小。
世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世族指的是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門閥、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目錄1 起源2 結構3 影響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起源世族的基底源自於漢代的田莊。田地裡可以看到大麥、小麥,或大米、小米、大豆、小豆等作物,以及各種瓜果蔬菜。農民栽種桑竹桐柏等林木,餵養馬牛豬羊等牲畜,還闢有魚塘。手工業方面有製醬、釀酒、繅絲、織縑等作坊,還能打造農具和兵器,各種產品農閒時送到市場銷售。田莊裡設有學校,幼童學篇章,成童習五經。總之,食、衣、著、行、文化、教育都可以在田莊中解決,不需外求。 結構田莊是生產發達,經濟繁榮的產物...
鄒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三P.025)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 收成祭(Homeyaya)收成祭是屬於家族性的祭典,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舉行,大約在七、八月左右。收成祭主要祭祀小米神,目的是感謝小米神對農作的照顧,並藉著收成祭的舉行而凝聚家族的情感與力量。祭祀場所以小米祭屋為主,家族裡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回家來,並且藉由聯合家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實如小米,形似稗的野草。元.曾瑞〈哨遍.人性善皆由天命套.么〉:「把閑花野草都鋤淨,尚又怕稊稗交生。」
阿美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半載至愛情成熟之際,即開始籌辦婚禮。(註三P.207) 豐年祭阿美族的豐年祭是其特色祭典,原本是種小米豐收感恩祭祖慶典,如今改種植稻米,因此稻米成熟採收時,正是阿美族豐年祭的開始。以阿美族豐年祭舉行的時間而言,大都是在農耕收成後舉行,而台灣南北氣候有所差異,南部的農作物比北部更早收成,所以南部阿美族的豐年祭於每年七月左右舉行,中部約在八月,北部則相對延遲至九月初左右。(註二:P.52-53) 服飾在原住民各族中,阿美族女性服式的色彩組合結構是最繁複的了,包含裡衣、短上衣、腰布、胸兜、裙片、情人袋,在加上腰飾和腿套,穿著...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農耕禮儀祭典,其主要的意義為每年農作物收成後,各部落舉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來祈求感謝上蒼。除了祈求小米豐收之外,也祈求其他的農作物如芋頭、甘藷等農作物豐收;另外也祈祝戰事常勝、打獵豐、財富多等。(註一P.5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魯凱族Keyword:Rukai 參考資料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初版)。台北市:原產會。(註一)田哲益(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一版)。台北市:武陵。(註二)田哲益(2003)。台灣原住民生命禮俗(一版)。台北市:武陵。(註三)
布農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身分。(註四P.115) 巴西布布布農族有名的巴西布布(pasioutbut)為八部合音,是祈禱小米豐收的歌,亦為布農族及為嚴肅、重要的音樂,此記歌在結尾會出現一段精彩的空白,之後再唱出最後一個和弦,那一課方為祈禱文中最重要及所要祈求之部分。布農族的小米豐收祭是在每年小米播種前舉行,由村里選出八位在過去一年中出草順利、健康平安的好青年,圍著
排灣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行決定。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年度終止開始的分界。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活動。目前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等表演性的節目。人神盟約祭(Maleveq):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又稱為(五年祭)。傳說排灣族的先祖到神界向女神學習祭儀以祈求五穀豐收、學習農作種植等,並與女神約定,在一段時間內以燃燒小米
稊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米。《莊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唐.白居易〈登靈應臺北望〉:「迴首卻歸朝市去,一稊米落太倉中。」
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禾本科黍屬,一年生草本。葉線狀披針形,長十至三十公分,有粗毛。圓錐花序開展,分枝纖細,每小穗含小花二朵。果實呈淡黃白色,較小米稍大,有光澤,煮熟後有黏性。果實可釀酒、做年糕等。另一品種,煮後不黏,稱為「穄子」。參見「穄子」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