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09 ms
共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集腋為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腋成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萃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裡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隻狐狸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狸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隻隻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
|
眾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腋成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萃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裡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隻狐狸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狸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隻隻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
|
鄉黨尚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公孫丑下》:「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指在鄉里中以年齡高的人為尊。《莊子.天道》:「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
|
厚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厚的俸祿。《墨子.尚賢上》:「故當是時,雖在於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下之不能積日累勞、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
|
解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左傳.成公八年》:「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
|
墨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末年墨翟所創立的學派,為九流十家之一。學說以兼愛和非攻為中心。政治方面,主張為政者要崇儉、尚賢。禮俗方面,主張信鬼、節用、薄葬,反對奢侈浪費。又以天意作為他思想體系的本源。墨家不同於其他學派的是,它有嚴格的組織和紀律。墨家發展到戰國中、末葉時,逐漸衰微而分裂。
|
戮力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
集翠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腋成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萃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裡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隻狐狸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狸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隻隻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
|
同心僇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
知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960~1020)北宋高僧,俗姓金,字約言,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幼年出家為僧,精研律典和天台宗教義。淳化二年(西元991)受請住持四明祥符寺,廣弘天台宗教法,學徒雲集。至道元年(西元995)移居保恩院。大中祥符六年(西元1013)創設念佛施戒會,結合僧俗萬餘人同修念佛、發菩提心。從唐會昌毀佛以來,天台宗漸趨衰微,至知禮天台宗始蔚然中興。著有《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四明十義書》二卷等傳世,著名弟子有尚賢、本如、梵臻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