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墨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末年墨翟所創立的學派,為九流十家之一。學說以兼愛和非攻為中心。政治方面,主張為政者要崇儉、尚賢。禮俗方面,主張信鬼、節用、薄葬,反對奢侈浪費。又以天意作為他思想體系的本源。墨家不同於其他學派的是,它有嚴格的組織和紀律。墨家發展到戰國中、末葉時,逐漸衰微而分裂。
墨家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家在先秦是一大學派,[韓非子]謂:「世之顯學,儒墨也。」由戰國至漢初,人亦多以儒墨並稱;但[史記]對墨子的介紹卻極簡略。
  據傳墨家是一組織嚴密的團體,項退結在其[中國哲學辭典‧墨家]中說:「墨家不是一講學的團體,而是一行動的團體,一戰鬥的團體。」由於此一特色,曾使墨家轟動一時,但亦因此一特色,造成此派迅速衰落。墨家的思想主要見於[墨子]一書,大抵為墨子門人所記;胡適將[墨子]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小取、大取等六篇稱為「墨辯」,其內容主要在與名家爭論邏輯問題,其取向與其他諸篇宣講墨家理念不同。
  由[墨子]一書來看,墨家思想中心在「興天下之利」,目的在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墨家的簡稱。如:「儒墨」。《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磨踵滅頂注音︰ㄇㄛˊ ㄓㄨㄥˇ ㄇ|ㄝˋ ㄉ|ㄥˇ漢語拼音︰mó zhǒng miè dǐng釋義︰猶「摩頂放踵」。見「摩頂放踵」條。 01.《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史臣曰:『……墨家之教,遵上儉薄,磨踵滅頂,且猶非吝。』」 參考詞語︰摩頂至足注音︰ㄇㄛˊ ㄉ|ㄥˇ ㄓˋ ㄗㄨˊ漢語拼音︰mó dǐng zhì zú釋義︰猶「摩頂放踵」。見「摩頂放踵」條。 01.南朝梁.吳均〈行路難〉詩五首之二:「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02.唐.薛登〈論選舉疏〉:「上啟陳詩,惟希咳唾之澤;摩頂至足,冀荷提攜之恩。」 參考詞語︰摩頂至踵注音︰ㄇㄛˊ ㄉ|ㄥˇ ㄓˋ ㄓㄨㄥˇ...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
因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一書為戰國時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各記所聞論述而成,種種異說雜陳於書中,為雜家之祖。〈蕩兵〉一篇主要論述用兵的重要,為辯駁墨家非攻之說而作。作者認為,父母若從不鞭打小孩,便無法禁止孩子的叛逆頑劣;國家若沒有刑罰,便無法禁止人民的相互衝突;天子若不行誅伐,便無法禁止諸侯之間的的暴力相向。所以一些必要的懲罰不應該廢除,只是在運用時必須有技巧。在用兵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聖明君王應擁有可除暴安良的軍隊,而非不需要軍隊。假使有人在吃飯時噎死,就禁止天下人飲食;有人在乘船時溺死,就禁止天下人乘船;都是很荒謬的事!那麼,有人因為曾有君王用兵喪失國家,就想盡廢天下的軍隊,同樣是荒謬的事。那軍隊是不能...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 南朝梁.袁昂在《古今書評》一書中,評論許多書法家的筆法。其中韋誕是三國魏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他寫的「章草」已臻成熟,有草聖之稱。袁昂認為韋誕的筆法:「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意思就是說韋誕的書法,就像龍盤繞著,虎振奮欲起,筆力雄健。像劍已拔出,弓已張開,筆勢豪放。後來「劍拔弩張」被用來形容書法筆力雄健。
好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逸惡勞」典源作「欲逸惡勞」。《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與門下食客的集體著作。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卷五〈仲夏紀〉是說明音樂的功效、歷史及其重要性。共有五篇,其中〈適音〉篇說明音樂效能,在使人心平和,使欲望得到適當的發展,與治身治國的道理相通。文中認為:人有四種欲望,四種厭惡:希望長壽而憎惡夭折;希望平安而憎惡危險;想要榮華而憎惡恥辱;貪圖安逸而憎惡勞動。如果能讓四種欲望實現,四種厭惡消失,那麼生活必然能稱心如意,也就能長壽了。後來「好逸惡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貪圖安逸而不願勞動。出現「好逸惡勞」的...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魯人。著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4)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5) 摩頂放踵: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摩,通「磨」,磨損。踵,音ㄓㄨㄥˇ,腳後跟。見「摩頂放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