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藝術》;小說〈憂鬱的詩人〉、散文〈檳榔籠〉于《文藝台灣》。  1941年脫離《台灣文藝》,與黃得時、王井泉、陳逸松、中山侑等人組「啟文社」,創辦《台灣文學》,與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分庭抗禮。發表小說〈藝旦之家〉、〈論語與雞〉于《台灣文學》;小說〈部落的悲劇〉于《台灣時報》;散文〈酒是稚氣還是邪氣〉于《文藝台灣》;評論〈台灣文化的自我批判〉于《新文化》;散文〈媽祖〉于《民俗台灣》。  1942年發表小說〈夜猿〉、〈頓悟〉、〈閹雞〉、〈地方生活〉于《台灣文學》;散文〈無救的人們〉、〈地相學〉于《民俗台灣》。十月與西...
龍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懷才隱退。《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
時不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機一錯過,不會再來。比喻要把握時機,果斷行事。《國語.越語下》:「臣聞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水滸後傳》第七回:「事機一失,時不再來。」
恰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愕,至今無法確定為何自殺,在死後除了留下傳奇性的色彩,也於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1997年2月台灣同志首次舉辦十大夢中情人票選活動,邱妙津獲得女同志夢中情人的榜首。2000年9月,她的遺作《蒙馬特遺書》不但在上海正式授權出版,也由前衛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邱妙津的死亡,給予後人深深的遺憾。 觀點邱妙津創作的時期正是台灣解嚴初期,開始對同性戀文化進行認同的曖昧階段。在傳統文化長期熏陶和影響之下長大的邱妙津,本身對於同性戀存在著痛苦的認同迷惑,以致她的作品中時常有濃厚的自傳性色彩,他慣以...
西山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薄西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八七.揚雄傳》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山投諸江流以弔屈原,名曰《反離騷》;……其辭曰:……「精瓊靡1>與秋菊兮,將以延夫天年;臨汩羅2>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解扶桑3>之總轡4>兮,縱令之遂奔馳,鸞皇5>騰而不屬兮,豈獨飛廉6>與雲師7>!」 〔注解〕 (1) 瓊靡:玉屑。瓊,美玉。靡,碎屑。 (2) 汩羅:汩羅江,為汩水、羅...
撩東劄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此就彼。比喻任性而為,不按部就班做事。《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自論為學工夫》:「時下雖是鈍滯,便一件了得一件,將來卻有盡理會得時。若撩東劄西,徒然看多,事事不了。」
舉隅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舉一反三」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注解〕 (1) 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 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觀隅三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舉一反三」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注解〕 (1) 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 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郁達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參議兼公報室主任。同年11月13日赴日本訪問。12月17日離日回國途中,訪問台灣,會見楊雲萍、黃得時等文化界人士。 抗戰時期抗戰初期,郁達夫曾擔任《福建民報》副刊主編。1938年舉家遷移至武漢,任政治部設計委員、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曾赴徐州勞軍、在各前線參訪。同年底,又攜眷前往南洋,宣揚抗戰。1938年12月,郁達夫抵新加坡,任《星洲日報》文藝副刊《晨星》、《星洲晚報》文藝副刊《繁星》和《星光畫報》文藝版的主編;在星洲日報前後三年,共發表400多篇抗日政論,後經台灣學者秦賢次整理為《郁達夫南洋隨筆》、《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