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悲憤、悲痛、悲慟、悲戚、悲慘、辛酸、沉痛
|
自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自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內外有兵守衛,雖衣帶皆為取去,蓋防其自縊也。」也作「自經」。
|
脆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體瘦弱。漢.蔡琰〈悲憤詩〉:「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聊齋志異.卷五.狐夢》:「婢子許大,身如百鈞重,我脆弱不堪。」
|
辛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精神的名作。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蘇辛」。 詩作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餘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稼軒詞》向來被人稱為「英雄之詞」。這些詞主要表現了詞人以英雄自許,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壯志豪情。他時常回憶起少年十突入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英雄事蹟。辛棄疾這類「英雄之詞」,大...
|
拊膺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牙捶胸,表示極為悲憤。如:「他拊膺切齒,發誓要報仇雪恥。」
|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
|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竟黯然。」然而臺灣局勢已難挽回,丘逢甲的遺民之痛也只能化作寫作的動力而已。(同註2)宣統3年(1911)武昌革命成功,丘逢甲受廣東總督胡漢民之聘擔任教育司長,之後又抱病前往上海出席各省聯合會議,組成南京臨時政府。病情加重後丘逢甲被護送返回家鄉,不久之後便去世,年僅49歲。(同註1) 詩作選錄〈送頌臣之臺灣八首:其一〉涕淚...
|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囑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著。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悲憤他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連累你們!”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在上面寫道:“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意思是:我身騎箕、尾兩星宿回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存於本朝。 後人把“氣作山河壯本朝”演變為成語“氣壯山河”,比喻人的豪邁之氣如同高山大河一般。 今天法輪功學員在鋪天蓋地的謊言與迫害面前,沒有被嚇倒,而是堅定地向人們講清法輪功被誣陷,被...
|
悲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悲憤、悲痛、悲涼、悲苦、悲哀、淒慘
|
交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往、聚會。《禮記.檀弓上》「吾惡乎哭諸」句下漢.鄭玄.注:「以其交會尚新。」漢.蔡琰〈悲憤詩〉:「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