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在翰墨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第一次發生在桓帝(註1.)延熹九年(西元一六六),李膺等兩百多人以結黨惑眾為由,被處終身禁錮,不得為官。第二次則發生在桓帝去世,靈帝(註2.)即位後。外戚竇武與清流派陳蕃、李膺聯合士子,欲殺宦官,反被宦官所制,竇武自殺,陳蕃被殺,遭到禁錮(不得為官)者達六、七百人。清流全被逐出朝廷。宦官派勢力如日中天,不僅亂政,亦魚肉人民,以致激起農民的叛亂。提倡以宗教舊式的「黃巾」(註3.)集團聲勢浩大,終於引發全中國的大動亂,漢家政權搖搖欲墜。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漢桓帝、漢靈帝、黃巾英文關鍵字:Empe...
乩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替人求神占卜的人。據說在做法事時神明會附在乩童身上,以便傳達神旨。
當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信以為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這都是報館的妖言惑眾,有些不安分的愚民,只道當真可以做得,想出那種歪念頭來,弄到後來身命不保。」
無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目無法紀。《荀子.非十二子》:「知而無法,勇而無憚。」《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
篝火狐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篝火,竹籠中置火;狐鳴,學狐狸叫聲。「篝火狐鳴」原指秦末陳勝欲舉事,故意篝火狐鳴,假託狐鬼之事,以發動群眾舉事。見《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後比喻謀劃起事或謠言惑眾。如:「夜半深山篝火狐鳴,往往使人疑神疑鬼。」
造謠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構詞惑眾
捕風弄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捉風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鑿鑿有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而有依據。《掃迷帚》第一○回:「老兄六尺鬚眉,何苦同婦人女子一般識見,造言惑眾,說得天花亂墜,鑿鑿有據呢?」
捕風繫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