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亂、欺騙。如:「蠱惑」、「誘惑」、「妖言惑眾」。《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勸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典出《戰國策.魏策二》。比喻謠言惑眾。《隋唐演義》第二回:「正是積毀成山,三人成虎。到開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詔廢勇為庶人。」也作「市虎」。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殘害。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不合時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一一.哀帝紀》(二年)八月,詔曰:「(時)〔待〕詔夏賀良1>等建言改元易號,增益漏刻2>,可以永安國家。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獲福,卒亡嘉應。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六月甲子制書,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賀良等反道惑眾,下有司。」皆伏辜。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趙)玄、孔鄉侯(傅)晏有罪。博自殺,玄減死二等論,晏削戶四分之一。語在〈博傳〉。 〔注解〕 (1) 夏賀良:?∼西元前5,西漢末方士甘忠可弟子。忠可崇黃老與儒家讖緯之說,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假託得赤精子真傳,因語涉朝政,成帝時遭彈劾伏誅,弟子仍密傳其道。哀帝時夏賀良建言改元易號,以續漢祚。後帝覺其言無驗,視其執左道、...
迷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迷失、疑惑。[例]迷惑眾
坐立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三俠五義》第九回:「且說公孫策自包公入朝後,他便提心弔膽,坐立不安,滿心要打點行李起身,又恐謠言惑眾,只得忍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荒謬、怪誕。[例]妖言惑眾
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情勢嚴重得讓人無法忍受。反詰語句,多跟在還字的後面。《老殘遊記》第五回:「你這東西謠言惑眾,還了得嗎!」《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這混帳王八蛋,有心奚落本府,這還了得。」
捉影捕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