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難道。表示揣測的疑問詞。《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將軍莫非破黃巾劉玄德否?」《文明小史》第四○回:「逢兄,你莫非遇見了什麼邪魔?不然為什麼一個人在這裡發獃?」也作「莫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揣測之詞,大概、料想如此的意思。《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太史公曰》:「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三言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吳潛〈望江南.家山好〉詞(據《全宋詞.吳潛》引)家山好,不是撰虛名。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虧盈。退步是前程。  且恁地1>,捲索了收繩2>。六宇五胡3>生口面4>,三言兩語費顏情5>。贏得鬢星星。 〔注解〕 (1) 且恁地:姑且就如此。恁,如此。 (2) 捲索了收繩:收捲了繩索,比喻回轉田園,不問世事。 (3) 六宇五胡:全天下的異族人。六宇,指上下四方。五胡,指匈奴、羯、鮮卑、氐、羌五種自北方移居中原的胡人。 (4) 生口面:陌生人的是非口舌。 (5) 費顏情:難以揣測真情意。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大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揣測估計,表示極有可能。《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暝之時多。」《紅樓夢》第五八回:「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
議論紛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的揣測、討論。《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你們大家且不必議論紛紛,我早有了一個牢不可破的主見在此。」
估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預計、估摸、揣度、揣測
迎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逢迎,揣測人意而投其所好。《資治通鑑.卷二二○.唐紀三十六.肅宗至德二年》:「於承平之日,無一言以規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苟容,以竊富貴。」《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魏總辦實在看不過,無奈深曉得這位撫臺的意思,正顯得他能吃苦,並非自己不願供給,他今要迎合他的意思,只得如此。」
捉影捕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情無事實根據,憑空揣測。如:「許多小道消息,都是捉影捕風。」
難以捉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易揣測、不容易了解。如:「山區天候變幻無常,讓人難以捉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