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密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探訪。[例]他此次密訪在野黨領袖的舉動,已經引起外界的紛紛揣測
傳聞不如親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百聞不如一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意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揣測。《韓非子.解老》:「前識者無緣而忘意度也。」
將無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懷疑、揣測的語氣詞,即莫非相同、是否相同。《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
傳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學問時,對於有疑問不能解決的部分,不任意揣測,強做解釋,而將問題保留,等待他人解決,以此強調治學的審慎。《穀梁傳.莊公七年》:「春秋著以傳著,疑以傳疑。」《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
莫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非是、難道是。表示揣測的疑問詞。唐.權德輿〈玉臺體〉詩:「鉛華不可棄,莫是稾砧歸。」宋.周紫芝〈浣溪沙.近臘風光〉詞:「近臘風光一半休,南枝未動北枝愁,嫦娥莫是見人羞?」也作「莫非」。
揣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揣測、捉摸。《朱子語類.卷八四.禮.論修禮書》:「若自地將自家所見揣摸,他本來意思不如此,也不濟事。」
追蹤躡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蹤跡追尋探求。指有所憑據而非妄加揣測。《紅樓夢》第一回:「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
貼標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標示品名、用途、價格等的小紙片,貼在商品上。如:「超級市場的員工正在為商品貼標籤。」
2.比喻揭示明顯的標誌。如:「在真相未明前,不該隨意給人貼標籤,以免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
難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易揣測。《左傳.莊公十年》:「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三國演義》第五二回:「趙範初降,其心難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