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戲劇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規則,觀點如下:印象處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人在表演時會受到社會印象的操縱,稱為印象處理。高夫曼認為每個人都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論,因為只有從別人那裏才可以滿足自己的社會需要,因此在面對面的關係中,每個人都只公開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不隱藏不利的部分。場地(Regions)印象處理的方式之一就是場地布置。一場地視線所及於否而有前後台之分,而前後台的表演都是互相牴觸的。表面工夫(Face-work)表面工夫是指人們採取行動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好印象,人們想控制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尷尬。 自我的概念高夫曼...
霍桑實驗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bly Test Room Experiment):參加此一實驗的是六名女工。實驗的進行,由實驗者操縱燈光照明度、工作與休息時間的長短與配置、分紅制度的有無、及點心的供應情況等各種實驗變項。經過五年(1927~1932)的長時間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何種變因有了改變,亦不論何種方式有了更張,女工的工作績效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而且在沒有嚴格監督的情況下,女工們均渴望上班工作,士氣十分高昂。究其原因是:女工們對被選為實驗對象一事,感到十分光榮。由於在實驗過程中,管理人員的態度比較和藹,領導方式比較民主,所以女工們覺得人格受到...
事後回溯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關變項2.4 蒐集與分析資料2.5 發現的詮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研究步驟事後回溯研究雖然無法操縱自變項和不可能隨機分派受試者於各組,但有好幾個程序可用來設計,以增進控制和限制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確認研究問題事後回溯之首要步驟,在於確認包含依變項可能之原因在內的研究問題。對可能原因之選擇,是根據以前研究,以及研究者解釋被研究現象之觀察結果而來。 確立假設確認可用來解釋關係似乎合理之競爭性假設。 選取比較組找出或選取可供比較之組別,即就自變項不同之兩組,比較其依變項。在事後回溯研究中, 比較組之界定與選取是相...
壟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控市場,獨占利益。如:「他以不當手法壟斷貨源,破壞市場行情。」
團體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角色(Group Role)目錄1 角色分類1.1 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1.2 操縱角色(manipulating role)1.3 協助角色(helping role)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角色分類一個團體中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成員,而每個成員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然而不一定每種角色都有助於團體的進行。領導者可透過了觀察了解不同的團體角色後,適時給予回饋或是做反應,以幫助團體的進行。常見的團體角色可分為三種: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
掌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其權限內。《漢書.卷七六.張敞傳》:「海內之命,斷於掌握。」
2.控制。《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
運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使用、操縱
御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現借以諷刺各種統治者所控制操縱或專用專享的人事物。如:「御用學者」。
控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縱,節制使不超出範圍或隨意活動。如:「控制飲食」。《北史.卷一.序紀》:「昔朕遠祖總御幽都,控制遐國。」《新唐書.卷一三三.王忠嗣傳》:「勁兵重地,控制萬里。」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覆發生的可能性就會減小以至消失。所以,必須利用及時反饋作為一種強化手段。強化理論並不是 對職工進行操縱,而是使職工有一個最好的機會在各種明確規定的備擇方案中進行選擇。因而,強化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激勵和人的行為的改造上。正強化比負強化更有效。所以,在強化手段的運用上,應以正強化為主;同時,必要時也要對壞的行為給以懲罰,做到獎懲結合。強化理論只討論外部因素或環境刺激對行為的影響,忽略人的內在因素和主觀能動性對環境的反作用,具有機械論的色彩。但是,許多行為科學 家認為,強化理論有助於對人們行為的理解和引導。因為,一種行為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