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問道於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道於盲」典源作「求道於盲」。唐朝韓愈〈答陳生書〉談及陳生向他求教,他說如果陳生急於求成,就應該去找那些有名有地位的大人物,來找他,就有如向瞎子問路一樣,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求道於盲」是韓愈自謙的話,以盲比喻自己無知。後來「問道於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出現「問道於盲」的書證如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是以二十年間,紛紛獻策以勞聖慮,而卒無一成,雖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淮東之勢者也,而書生便以為長淮不易守者,是亦問道於盲之類耳。」
枉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然。指毫無收穫。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五齣:「有孩兒也枉然,你爹娘倒教別人看管。」《文明小史》第一四回:「然而有些東西,不知用處,亦是枉然。」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邢顒傳》中,劉楨曾經上諫曹植,他認為曹植「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庶子」、「家丞」皆為邢顒自稱,而「春華」指其文采學問,「秋實」則指其品德情操,這是以「春華」與「秋實」比喻「文」與「質」,文與質各有擅勝。又《顏氏家訓.勉學》中說:「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也是以「春華」喻文,「秋實」喻質,而儼然有以「文」為手段,以「質」為目的之觀念,即「春華」之文采,乃為了「秋實」的...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例]父母從小就教育他「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觀念。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石二鳥,一舉兩得,事半功倍反義:一無所得,事倍功半,徒勞無功辨似: 「一箭雙雕」及「一舉兩得」都有做一件事有兩種收穫的意思。 「一箭雙雕」側重於達到兩個目標;「一舉兩得」則比喻取得兩種好處。 一箭雙雕 一舉兩得 辨似例句 ○ ㄨ 參與這次競賽的人,如果想要~,休假和獎金二得,就得好好努力了。 ㄨ ○ 種花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怡情養性,真是~。
耕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付出精神和勞力。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滋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感覺。[例]辛苦的努力有了收穫,令他嚐到成功的滋味。
學海無涯勤是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學問像海洋一樣浩瀚無窮,唯有勤奮不懈,方能有所成就。如:「俗語說得好:『學海無涯勤是岸』,想要投機走捷徑是行不通的。」
大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內容大要、大致情形。[例]讀書的時候先掌握文章大概,才會有心得收穫
成就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範,讓學生理解、領會高成就動機者的言談、舉止、思考等方式。(三)確實向學生張示在學習、工作中可有何收穫。(四)確認班級共識下的酬賞符合學生期望,且評量應有一套明確標準。(五)教導學生達到目標後,會增加自我重視感,且亦增加他人對自己的敬重。(六)假如學生已多次失敗經驗,則應改以較小目標作為規劃。戴強斯(DeCharms)發現貧窮少數民族在學習上常易產生習得無助感,針對教師如何幫助習得無助之學生,戴強斯提出以下建議:(一)幫助學生了解自身長處與短處,訂定切實之目標。(二)擬定具體行動目標,且協助學生達成。(三)教導學生如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