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背、違反。《荀子.性惡》:「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國語.周語上》:「而後王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風餘韻。《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辛慶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
2.儀表及態度。《南史.卷三一.列傳.張裕》:「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
3.品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理義所得,優劣乃復未辨;然門庭蕭寂,居然有名士風流,殷不及韓。」
4.不拘守禮法。《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
5.韻味。唐.司空圖《詩品.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6.風化流行。《漢書.卷一○○.敘傳下》:「厥後崩壞,鄭衛荒淫,風流民化,湎湎紛紛。」
7.涉及男女間情愛事情的。如:「風流案件」。
8.被風吹散。如:「風流拋散」。
9.形容男子好色,處處留情。如:「他年輕時非常風流,喜歡在外拈花惹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蘇軾〈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水滸傳》第三二回:「店主人便去打兩角酒,大碗家釃來,教武行者吃。」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據《全宋詞.辛棄疾》引)老去渾身無著處,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1>百年心,更歡須歎息2>,無病也呻吟。試向浮瓜沈李處,清風散髮披襟。莫嫌淺後更頻,要他詩句好,須是酒杯深。 〔注解〕 (1) 光景:比喻時光、歲月。 (2) 更歡須歎息:用歎息取代了歡樂。更,音ㄍㄥ ,替代。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度」、「深度」三者間取得平衡通常成員數目設定在6~12人4. 團體次數次數多寡並無一定限制(依情況酌)如果研究者以焦點團體法為該研究的唯一資料收集方式,至少得進行四至五次的焦點團體訪談,才能達到資料飽和的狀況。5. 訪談時間長短焦點團體需要持續一至二小時,少於30分鐘,可能無法讓參與成員深入討論研究議題;超過2小時,對於參與團體的成員或主持人都可能因時間過久,造成成員精神疲乏而無法集中注意力,(三) 安排團體討論的情境1. 準備茶點 研究者除準備茶水,也應準備適當的點心或水果 茶點能為訪談製造一些輕鬆的氣氛,幫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酌字句使美好精確。如:「鍊字」。唐.杜荀鶴〈閒居書事〉詩:「鬢白祗應秋鍊句,眼昏多為夜抄書。」
容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易、隨便。《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可剛可柔,別有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聞得有位牛布衣住在甘露庵,容易不肯會人,相交的都是貴官長者。」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張孝祥〈浣溪沙.玉節珠幢出翰林〉詞:「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高山流水遇知音。」
量入為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稅收的多寡來制定支出的限度。語本《禮記.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後泛指根據收入來酌開支。《三國志.卷二一.魏書.衛覬傳》:「計校府庫,量入為出。」清.李文炤〈儉訓〉:「則何若量入為出,享恆足之利乎?」也作「量入制出」。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4.《三俠五義》第七七回:「只見那三旬的連忙執壺,滿了一盃,笑容可掬,捧至白五爺跟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