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黎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將明而未明的時候。指天快亮的時候。《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於是沛公乃夜引兵從他道還,更旗幟。黎明,圍宛城三帀。」唐.司馬貞.索隱:「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一夜沒睡,黎明即雇了挂車子在黃河邊伺候,也是十里長亭送別的意思。」也作「犁明」。
兵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尚未交戰,就已征服敵人,獲得勝利。語出《荀子.議兵》。[例]義師打著討伐暴君的旗幟,所到之處皆兵不血刃,大獲勝利。
別樹一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獨立一方的軍隊旗幟。後也稱人的思想、學問有創見,自成一家。如:「清朝的學術,別樹一幟,號稱為『樸學』。」
搖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仗時,揮舞旗幟,嘶喊以助聲威。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又見山後那二百人,搖旗吶喊飛殺上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衣冠或旗幟邊緣繡上花邊。《詩經.鄘風.干旄》:「素絲紕之,良馬四之。」
妄自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繡鸞鳥的旗子,持有旄旗的騎士。鸞,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旄,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烽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責讓。今將百萬之眾,遇城而不能下,何謂邪?」遂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1>十餘丈,瞰臨2>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3>之聲聞數百里。或為地道,衝輣橦城。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王鳳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解〕 (1) 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上設有望樓,為古時用來偵察敵情的戰車,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
旌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旗幟
鮮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色彩鮮豔耀眼。《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鎗刀森布。」《西遊記》第三○回:「老妖忽的又換了一件鮮明的衣服,取了一口寶刀,佩在腰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