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37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舅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母親的兄弟。[例]外公早逝,家中人口眾多,因此舅舅從小便要幫忙負擔家計,照顧其他弟妹。 △娘舅、舅父 ◎
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負擔的責任。[例]由於雙親早逝,他獨力挑起扶養弟妹的擔子。
形單隻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意思是說:我的三個兄長都不幸早逝,能繼承韓氏祖先的後代,在孫輩只有你一人,在子輩也只有我一人。兒孫兩代都各只有一個人,身影孤獨,無伴隨者。」後來「形單影隻」被用來形容孤單無伴。
維高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維·維谷斯基(lang|ru|Лев Семёнович Выготский, 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年11月17日~1934年6月11日),蘇聯心理學家。他受到皮亞杰的啟發,從他的理論發展出一套更完善的發展理論體系。可惜他於37歲因肺炎英年早逝,而他的作品在當時亦只有俄語版本留存。由於他的政見與斯大林相左,以及其理論不為當時蘇聯的心理學家所認同,他的作品在蘇聯一直被人忽視,並不為外人所瞭解。直到八十年代前蘇聯文件被解封之後,他的理論才廣為西方所知,並迅即被翻譯成各國文字;而他的學生亦...
玉樓赴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代詩人李賀將死時,見一紅衣人,代傳上帝旨意,召李賀上天,為玉帝新落成的白玉樓作記。見唐.李商隱〈李賀小傳〉。後比喻有才華的文人年輕早逝。也稱為「玉樓修記」。
潘希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等多國語言。1917年,出生於浙江永嘉縣瞿溪鄉,小名春英,童年在農村度過,上有兄長一位,因親生父母早逝,兄妹倆就過繼給伯父,由伯父潘鑒宗與伯母葉夢蘭扶養長大,潘父與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親與母親。1921年,開始受教於家庭教師葉巨雄,研讀詩經、唐詩、孟子、論語、唐宋古文等中國古典文學數年。1924年,唯一的親哥哥在北京因病過世。1928年,舉家遷居杭州。1930年,考入弘道女中。1935年,發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黃》於「浙江青年」雜誌。1936年,進入之江大學中文系就讀(之江大學後來歷經整併,最後併入現在的浙...
銘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記憶極深,永遠難忘。《紅樓夢》第三二回:「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也作「刻骨銘心」。
椿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父親的尊稱。明.朱權《荊釵記》第二齣:「不幸椿庭早逝,惟賴母親訓育成人。」
玉樓召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理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幾分山田獨撐家計。此後,窮苦潦倒的生活及鄉野農村的農耕的體驗倒成了他文學的養分。作者以四十六歲英年早逝,身後留下了約六十篇作品,加上日記、書簡,共約六十萬字左右。 觀點鍾理和的大部分作品,則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間完成,而這些作品又 恰似他的生命之流,潺潺流出,最早的是他的同姓之戀──《苙山農場》 ,其實就是〈奔逃〉經過,以及在異地他鄉的困苦生活體驗。回到台灣之 後,他記下了戰後家鄉的景象──「故鄉」四部。他的病中體驗,病院見 聞,都是身歷其境、親身承當者才有的生命心得。鍾理和的作品告訴我們,面對倍於常人的生命波折、生活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