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6.02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壯盛之年。《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子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唐.吳武陵〈上崔相公書〉:「明主秋鼎盛,方有所好,升平之畫,未可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因天草木繁茂呈現青綠色,故稱為「青」。《楚辭.屈原.大招》:「青受謝,白日昭只。」《文選.江淹.雜體詩.謝法曹》:「幸及風雪霽,青滿江皋。」
2.比喻年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青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大娘子與秀才官人兩下青,成親了多時,也該有喜信,生小官人了。」
3.年齡。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二齣:「且請問芳名,青多少?」
悲秋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悲秋來又傷去。比喻多愁善感,容易觸景生情。如:「凡容易悲秋傷者,大多是多情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三月,季的末期。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西遊記》第九回:「正是暮天氣,和風吹柳綠,細雨點花紅。」也稱為「莫」、「季」、「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四時。《詩經.魯頌.閟宮》:「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秋猶言四時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秋改節,四時迭代。」
2.年齡。如:「秋正富」。《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秋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秋,後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秋」。如《晏子秋》、《呂氏秋》、《吳越秋》、《十六國秋》、《十國秋》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秋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溫暖的天。唐.李白〈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況陽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西遊記》第三七回:「又遇著陽天氣,紅杏夭桃,開花綻蕊,家家士女,處處王孫,俱去遊賞玩。」
2.形容無添加物或配件。如:「陽麵」、「陽車」。
3.稱頌惠愛百姓的政治。參見「有腳陽」條。
4.俗稱陰曆十月為小陽
5.樂曲名。參見「陽白雪」條。
風廣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永遠保持年輕。駐,停留。如:「每天運動將使你青永駐。」
有腳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愛民恤物,時人稱為「有腳陽」。見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後稱頌官吏愛護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難駐。」明.張景《飛丸記》第一九齣:「有腳陽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也作「陽有腳」。
和景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和煦,景物明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明.汪錂《蕪記》第二齣:「小生許久不與他會面。喜今日和景明,晝閒無事,不免去看他一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