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機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機會、機緣
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緣分、機緣。[例]男女之間若沒有因緣,再怎麼強求也是枉然。
以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神清《北山集.卷六.譏異說》夫聖人之教,機緣不一,應變萬差,或言流而理直,或首權而終實。況詁訓音韻,梵漢魚魯,須稟承有匠,尋閱有功,豈於文字未識,便不思而說,不慮而對,妄涉虛玄。流俗則謂之為奧,或則以才力獎之,致使其徒自媚。若以彼有定力,所知能說佛經者,何莫試以異典,觀其吐納,曲直自彰。且夫稱儒而不傳習者,亦賢儒之所病也。或曰:「興善動行,彌益其妄,如晞陽斥影,加樵罷鼎。誠乃務茲之道,豈是息滅之道歟?」曰:「彼蓋不知執事1>淨命2>以聲止聲3>,良醫之家,以毒止毒也。」 〔注解〕 (1) 執事:執掌事務的人。 (2) 淨命:梵語。指高僧大德。又作「具壽」、「長老」。 (3) 以聲止聲...
口惠而實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口頭上許人以好處,卻沒有付諸實踐。《禮記.表記》:「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每遇機緣,輒無成就。干祈於人,率口惠而實不至。」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生活際遇,都是命中注定的。參見「一飲一啄」條。《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時戲語,終身話柄。」
空谷足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幸空谷足音,得見君子,機緣難再,千載一時,故忍恥相投。」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白劉禹錫和白居易是同年,在貶居的日子裏二人因為機緣而成了好友。後來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白居易為他的長期遭受貶謫抱不平,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其中有“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一方面在稱讚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的同時也為其不幸的命運而感嘆,因劉禹錫的兩度被貶一共是23年(“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答,勸慰白居易不...
湊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然巧合。《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機緣到了,自然遇著湊巧的。」《紅樓夢》第一三回:「事倒湊巧,正有個美缺。」
良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好的機緣。《文選.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迢迢牽牛星》:「跂彼無良緣,睆焉不得度。」唐.李商隱〈風雨〉詩:「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循次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序漸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序漸進」原作「循次而進」,見於唐代文人韓愈的〈答竇秀才書〉。韓愈在給竇秀才的信中說道:你是個青年才俊,文采豐富,意氣風發。憑著如此優越的條件,當朝廷廣招人才時,應該可以獲得一官半職,即使未遇良好機緣,「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於甲科」。也就是說,即使這樣平平穩穩,一步一步地來,至少登進士第是沒問題的。後來「循序漸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按照一定的次序與步驟逐漸推進。宋代大儒朱熹〈答邵叔義書〉一文中談到作學問的方法時便曾說道:「讀書窮理,積其精誠,循序漸進,然後可得,決非一旦慨然永歎,而躐等坐馳之所能至也。」意思就是說:作學問必須靠誠心誠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