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6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20~814) 唐代禪宗高僧,我國禪宗叢林清規之制定者。福州長樂(福建)人,俗姓王(一說姓黃)。以師之後半生皆住於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稱百丈禪師。自幼即喜遊訪寺院,年二十,從西山(廣東潮安)慧照出家,後從南嶽之法朝律師受具足戒,未久至安徽廬江浮槎寺研讀經藏。於大曆初年 (766) 頃,聞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位於江西)豎立南禪法幢,師遂前往投其座下,遂得道一之印可。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入祖室,各有擅長,時稱馬祖門下三大士。後出主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禪院,制訂
維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寺院中的職稱,為三綱之一。負責掌管僧眾內外事務,並在早晚課時擔任起腔唱誦、敲引磬領眾的事宜。《敕修百丈清規》卷四:「維那,綱維眾僧,曲盡調攝,堂僧掛搭、辨度牒真偽,眾有爭競遺失,為辨析合會。」
沒法沒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法無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月榭主人《釵釧記.審問》苦吟從幼業儒,素守清規,父未捐官,憑媒聘下史直之女為妻。苦吟父喪,四壁一空,室如懸磬,蹉跎未娶。痛直陡起狼心,背卻前盟,立意退婚,將女碧桃改許魏氏。恐吟興訟,無詞抵飾1>,扭捏2>惡婢雲香作證,假付釵釧3>銀兩,誣陷平民,誣告枉罪,無法無天。 〔注解〕 (1) 抵飾:辯解掩飾。 (2) 扭捏:唆使。 (3) 釵釧:釵與鐲。泛指婦女的飾物。釧,音ㄔㄨㄢˋ。
百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福州長樂人。從西山慧照法師出家,後到江西向馬祖道一禪師參學,並在道一處得到證悟。道一圓寂後,初住石門,後住大雄山。大雄山岩巒高峻,有百丈山之稱,所以世人稱他為「百丈懷海」。懷海除繼承道一的禪法外,並將禪法運用於勞動中,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規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創禪院的清規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百丈清規是禪居應守的規矩;野狐,則象徵了偏解的佛理。崇覺空禪師以此自喻,說自己偏解佛法,有如含血噴人一般,自己已先弄髒了還不自知,需要有人「驀地將他喚回」。記載這段故事的文獻《羅湖野錄》,「含血噴人」本作「含血潠人」,意思並無不同。但是後來這句成語的意思轉引申為捏造事實,汙蔑他人,和本義已有所不同了。
二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守清規,不戒色慾的和尚。《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既是斷不得色慾,便就不該做了和尚,既要吃佛家的飯,便該守佛家戒律,何可幹這二尾子營生?」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百丈清規是禪居應守的規矩;野狐,則象徵了偏解的佛理。崇覺空禪師以此自喻,說自己偏解佛法,有如含血噴人一般,自己已先弄髒了還不自知,需要有人「驀地將他喚回」。記載這段故事的文獻《羅湖野錄》,「含血噴人」本作「含血潠人」,意思並無不同。但是後來這句成語的意思轉引申為捏造事實,汙蔑他人,和本義已有所不同了。
五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戒律的一種。指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等五項出家人應持守的戒律。[例]五戒是佛教徒應守的清規
野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鹵莽或不受約束的人。《水滸傳》第四回:「本寺那裡容得這等野貓,亂了清規!」
點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點核對。《百丈清規.卷上.入院.交割砧基什物》:「詳細詢問山門事務,砧基契書什物,逐一點對交割,計算財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