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虎馮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ㄏㄜˊ漢語拼音︰bào hǔ píng hé釋義︰即「暴虎馮河」。見「暴虎馮河」條。 01.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你正是剔蝎撩蜂、暴虎憑河,誰著你鑽頭就鎖,也怪不的喒故舊情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有餘、略多。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三一齣:「為臣子者,須當臥薪嘗膽,帶甲枕戈,為國家出一死力,排難解紛。」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燃膏繼晷注音︰ㄖㄢˊ ㄍㄠ ㄐ|ˋ ㄍㄨㄟˇ漢語拼音︰rán gāo jì guǐ釋義︰即「焚膏繼晷」。見「焚膏繼晷」條。 01.《宣和書譜.卷一七.草書五.南朝梁.沈約》:「少家貧,一意書史,燃膏繼晷,晝夜不倦。」 參考詞語︰繼晷焚膏注音︰ㄐ|ˋ ㄍㄨㄟˇ ㄈㄣˊ ㄍㄠ漢語拼音︰jì guǐ fén gāo釋義︰即「焚膏繼晷」。見「焚膏繼晷」條。 01.明.邵璨《香囊記.第二齣》:「青雲夢杳,且就學趨庭,繼晷焚膏。」 02.明.無名氏《運甓記.第四齣》:「諄諄慈命課昕夕,繼晷焚膏,斷機丸墨,筐笈饒經籍。」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ㄥˊ漢語拼音︰diào yù gū míng釋義︰即「沽名釣譽」。見「沽名釣譽」條。 01.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九齣》:「常言道濟人之急,並不是釣譽沽名做聲勢。」 02.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三.吏治下》:「為國家謀長久……毋釣譽沽名,毋模棱兩可。」 參考詞語︰沽名邀譽注音︰ㄍㄨ ㄇ|ㄥˊ |ㄠ ㄩˋ漢語拼音︰gū míng yāo yù釋義︰即「沽名釣譽」。見「沽名釣譽」條。 01.《清史稿.卷二八九.邁柱列傳》:「國家經制錢糧,豈可意為增減?若此稅不當收,潢當請豁免,何得以公捐代完,沽名邀譽?」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瓜田綁鞋帶,在李樹下戴帽子。比喻容易讓人引起懷疑的舉動等。語出漢.無名氏〈君子行〉。[例]管理公家的錢財一定要謹慎,千萬不可有瓜田李下之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強制、強迫。《隋書.卷二四.食貨志》:「開皇三年,……,又於河西勒百姓立堡,營田積穀。」元.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只為那舉債文書,我畫的有親筆跡,因此上被強勒為妻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手指順著抹過去,使物體平順、光溜。如:「捋鬍鬚」。《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無名氏.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暮鼓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我愁的是更籌漏箭,我怕的是暮鼓晨鐘。」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1>若朴,混若濁,曠2>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注解〕 (1) 敦:厚重、樸實。 (2) 曠:廣大、開闊。 ◎2《老子.第四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