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翻印的本。如:「這是一本翻書。」
2.指事件雷同。如:「這英勇事蹟,無異是武松打虎的翻。」
本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項是記述編目的第二個著錄項目,包括本敘述及關係本之著者敘述,著錄於題名及著者敘述項之後。本項著錄的目的,在於識別一作品與以前所出者是否有不同之處,或與一般同類作品有顯然之不同者。
  依編目規則的規定,本敘述包含次與本兩種情況,均照作品中所載著錄。所謂次是指作品排的次數,第一次出,稱為第1或初;內容經過增刪修訂,即形成不同的次,稱為第2或再、第3、第4……,或增訂、修訂、增補本等。次與印次或刷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印次或刷次指的是同次作品的印刷次數而言,通常內容沒有差異。印次不必著錄於本項。所謂本是就其出的狀況而言,即製的類型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不正當的途徑翻印或翻拷具有權的書本或錄音帶等所得的本。
權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內記載有權登記的一頁,中文書多印在封底內頁,西文書印在書名頁反面。權登記事項一般包括出品的著作人、出人、出地、發行人、發行地、出時間和出次數等,並注明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字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厚而硬的紙張。如:「厚紙」、「硬紙」。
2.舊時印刷排成鉛字後,以紙厚裱,搨出鉛字的字形,以為重印時鑄鉛的模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第一次印行出。如:「根據權頁載,這本書的初日期是在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石印刷的底。用一種多孔質的石料製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刊刻文字的玉片。比喻貴重的書籍。《韓非子.喻老》:「周有玉,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予。」
2.一種宣紙。質地光潔堅韌。也稱為「玉紙」。
3.南方人稱淡乾的筍為「玉筍」。
4.拍板的美稱。《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恨煞池水清,空按紅牙玉,憐爾妾命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亂世。《晉書.卷四.惠帝紀》:「生靈蕩,社稷丘墟。」也作「板蕩」。
傅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殷高宗夢到宰輔人物的形像,因此刻像尋找,終於在傅巖找到正在建築的傅說,便任命傅說為相,使殷得以富強。典出《書經.說命》。後比喻有才德的人物不怕出身低微卑賤,總有機會成功立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