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博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戴復古〈望江南.壺山好〉詞:「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
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詩詞互相酬答。唐.張籍〈哭元九少府〉詩:「閒來各數經過地,醉後齊吟唱和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愛醜,當與郎君賞鑒文墨,唱和詞章。」
一寸光陰一寸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時間的寶貴。元.史九敬《莊周夢》第二折:「一寸光陰一寸金,持將此物寄知音。」《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一一回:「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那裡尋?」
伯牙絕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子期死後,伯牙從此不彈琴,借以比喻知音難遇。《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
枉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費、空費。宋.劉過〈念奴嬌.知音者少〉詞:「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像這都是有些想頭的事,也不枉費一番精神。」
一孔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不用於世,而孟軻見賤於諸侯也。」文學曰:「日月之光,而盲者不能見,雷電之聲,而聾人不能聞。夫為不知音者言,若語於瘖聾,何特蟬之不知重雪耶?夫以伊尹之智,太公之賢,而不能開辭於桀、紂,非說者非,聽者過也。是以荊和抱璞而泣血,曰:『安得良工而剖之!』屈原行吟澤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國,然牽於流說,惑於道諛,是以賢聖蔽掩,而讒佞用事,以此亡國破家,而賢士饑於巖穴也。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何膠柱之調也?」 〔注解〕 (1) 權衡:衡量、評估事物得失輕重。 (2) 睹:看見。 (3) 辰參之錯:參星在西方,辰星在...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岩寺,見月西澗泉。  為政無異術,當責豈望遷。終理來時裝,歸鑿杜陵田。 簡盧陟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西澗即事示盧陟  寢扉臨碧澗,晨起澹忘情。空林細雨至,圓文遍水生。  永日無餘事,山中伐木聲。知子塵喧久,暫可散煩纓。 登郡寄京師諸季、淮南子弟  始罷永陽守,複臥潯陽樓。懸檻飄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茲聞雁夜,重憶別離秋。徒有盈樽酒,鎮此百端憂。 寄黃尊師  結茅種杏在雲端,掃雪焚香宿石壇。  靈祇不許世人到,忽作雷風登嶺難。 寄黃、劉...
挑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惹、調戲。《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話中且說相如久聞得文君小姐貌美聰慧,甚知音律,也有心去挑逗他。」也作「挑鬥」。
氣吞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勢能吞沒高山大河,形容氣魄很大。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也作「氣吞河山」。
梨園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玄宗時對梨園歌舞藝人的稱呼。《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後用以泛稱演戲的人。唐.劉禹錫〈酬楊司業巨源見寄〉詩:「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也稱為「梨園子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