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1.74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屢仆屢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遭受多次的挫折失敗,仍然勇往直前、努力奮鬥。如:「多年來的商場歷練,已將她磨成屢仆屢起,精明幹練的女強人。」
糌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居民的主要食物。把青稞炒熟,再磨成粗粉狀,以茶與酥油合拌而食。
豆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黃豆浸水後磨成豆漿,加入鹽滷或石膏使凝結成塊,再壓去部分水分所製成的食品。[例]豆腐不但細嫩爽口,也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豆脯、菽乳
豌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豆科豌豆屬,一年生攀緣草本,偶數羽狀複葉,小葉二至三對,葉軸先端羽狀分枝成卷鬚,托葉大形,葉狀。夏初開花,花冠蝶形,白色或紫色。莢果略扁平。嫩莢及種子皆可食。種子又可晒乾,磨成粉製餅。莖葉嫩時可食,稱為「豆苗兒」或「豌豆苗」。因豌豆為荷蘭人傳入臺灣,也稱為「荷蘭豆」、「胡豆」。
磨磚成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僧人常白日坐禪,欲圖成佛,南獄懷讓禪師乃取一磚於庵前石上磨。僧人問其故,禪師答稱欲磨成鏡。僧人困惑,磨磚豈能成鏡?禪師遂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典出《景德傳燈錄.卷五.南獄懷讓禪師》。後形容因選錯對象,下錯工夫,結果將徒勞無功,一事無成。
搓湯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糯米研磨成糊狀的湯圓材料再揉成圓球形。如:「每年冬至,搓湯圓成了弟妹們的最大樂趣。」
砭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最古老的醫療用具。在石器時代,人們為解除疾病的痛苦,常以石塊磨成尖石或片狀,用以破開膿包及放血等。今則多以金屬製品替代。也稱為「砭鍼」、「石針」。
鏡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見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銅鑄厚圓片磨成,現在用平面玻璃鍍銀或鍍鋁做成。《紅樓夢》第一二回:「從搭連中取出一面鏡子來,兩面皆可照人,鏡把上面鏨著『風月寶鑑』四字。」也稱為「鏡兒」。
假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縱使。元.劉庭信〈寨兒令.撅丁威凜凜套〉:「假若你便銅脊梁,者莫你是鐵肩膀,也擦磨成風月擔兒瘡。」。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一折:「休休休,人到中年萬事休……假若我便得些自由,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且修身閑袖手。」
粿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式的粽子。做法是以在來米磨成的粉末與少量糯米粉摻水拌成糊狀,中間填餡,用粽葉包裹,以水煮熟即可食用。餡通常有肉丁、蝦米、紅蔥頭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