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8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昭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廟的輩次排列。古代宗廟制度,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以天子而言,太祖廟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為「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為「穆」。見《禮記.王制》。祭祀時,子孫也按此規定排列行禮。《禮記.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宋徽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達金上京會寧府。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太祖廟,行「牽羊禮」,在乾元殿拜謁金太宗。吳乞買封宋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遷往韓州(遼寧省昌圖八面城)。在韓州,金人將城內女真住戶全部遷出,只供二帝等二千餘宋俘居住。據《宋俘記》載:「給田四十五頃,種蒔自給。」據《南征錄彙》說這還是金國二太子完顏宗望格外開恩,要求性格陰鷙的完顏宗翰等不可像虐待遼天祚帝那樣對待宋徽、欽兩帝。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又將二帝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城北舊古城)軟禁...
刈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廟會活動。廟宇中分靈出去的神明,在祖廟主神誕辰日,坐著神輿回廟謁主,並繞境巡行,稱為「刈香」。
天上聖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海神。北宋初年,福建省莆田林愿的七女林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三月二十三日,天生具有神異能力。死後昇天為神,時常顯靈昭應,庇佑百姓。傳說她穿朱衣,乘草蓆,在海上救助遇難的船隻,救人無數。元世祖時封為「護國明著天妃」,清聖祖時敕封為「天后」,後又封為「天上聖母」,民間則習稱為「媽祖」、「媽祖婆」。目前臺灣各地皆有媽祖廟,以北港的朝天宮最有名。
太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為祭祀其祖先而興建的廟宇。《禮記.月令》:「天子居明堂太廟。」唐.韓愈〈石鼓歌〉:「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也作「大廟」、「祖廟」。
吉人天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 元妃:國君或諸侯的嫡夫人。 (10) 亢寵:保有寵信,歷久不衰。 (11) 大宮:鄭國的祖廟。 2、「天相」:《左傳.昭公四年》春,王正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焉。使椒舉1>如2>晉3>求諸侯,二君待之。椒舉致命曰:「寡君使舉曰:日君有惠,賜盟于宋,曰:『晉、楚之從交相見也。』以歲之不易,寡人願結驩於二三君,使舉請間。君若苟無四方之虞,則願假寵以請於諸侯。」晉侯欲勿許。司馬侯曰:「不可。楚王4>方侈5>,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罰,未可知也。其使能終,亦未可知也。晉、楚唯天所相6>,不可與爭。君其許之,而脩德以待其歸。若歸於德,吾猶將事之7>,況諸...
澳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珠江口西南,本屬廣東省香山(今中山)縣,葡萄牙人於明嘉靖時至其地,清光緒時與之訂約,正式割讓澳門,成為葡萄牙永久的租借地,由總督掌管一切事務。由於地小人多,資源缺乏,觀光及賭場成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名勝古蹟有聖保羅教堂正門、國父紀念館、媽祖廟等。
天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職官名。周代設置,掌管祖廟的寶藏。《周禮.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
七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廟的總稱。為帝王祀奉祖先之廟。《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晉帝司馬炎,追諡司馬懿為宣帝,伯父司馬師為景帝,父司馬昭為文帝,立七廟以光祖宗。」
背生芒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芒刺在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載,漢朝時的霍光,從武帝時即掌有大權,朝廷上上下下對他無不存有敬畏之心。武帝曾孫宣帝剛即位時,霍光陪同乘車前往參拜祖廟。由於對於霍光的畏忌,宣帝一路上,覺得非常地不舒服、不自在,後來改由車騎將軍張安世陪侍,宣帝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原文中的「芒刺在背」就是用來比喻因畏忌而極度難過與不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