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藏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不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整治。漢.班彪〈北征賦〉:「過泥陽而太息兮,悲祖廟之不脩。」三國吳.韋曜〈博弈論〉:「人事曠而不脩,賓旅闕而不接。」
大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的祖廟。《禮記.月令》:「天子居大廟大寶。」也稱為「太廟」、「祖廟」。
同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一宗族。《左傳.襄公十二年》:「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三國演義》第五回:「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
包藏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馬公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澎湖本島的西半部,是澎湖縣縣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澎湖群島上最大的商港和軍港。面積約三十三萬五千六百二十六平方公里,名勝古蹟很多,有臺灣創建最早的媽祖廟、萬軍井、施琅將軍廟及千人塚等。也稱為「馬宮澳」。
不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廟制。古時要把世次過遠的祖先神主,陸續遷於太祖廟合祭,稱為「祧」,只有創業的始祖是永不遷移的,稱為「不祧」。後比喻永久不廢之意。《宋史.卷一○六.禮志九》:「今太祖受命開基,太宗纘承大寶,則百世不祧之廟矣。」
有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有客,微子來見祖廟也。」本章二句為:「有客有客,亦白其馬。」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不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祭祀祖廟。比喻國祚無法傳承、延續。晉.盧諶〈贈劉琨詩〉:「夫差不祀,釁在勝齊。」晉.張載〈劍閣銘〉:「洞庭孟門,二國不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