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一宗族。《左傳.襄公十二年》:「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三國演義》第五回:「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同姓的人。如:「同族」、「宗族」。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門,斯強顏10>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梅之渙〈題李白墓〉詩。 (2) 宗兄:稱同族或同宗之兄。指王緯,字文卿,唐太原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入仕,官至檢校工部尚書,為官以清廉著稱。 (3) 炳然:光明貌,比喻文采燦爛。 (4) 以贊關石:王緯時任鹽鐵轉運使,掌管賦稅,此指王緯有才華,用以處理賦稅之事。贊,佐助、輔導。關石,指賦稅。關,門關之征。石,音ㄉㄢˋ,賦稅之單位。 (5) 廌冠銀章:指作官。王緯時任御史大夫兼鹽鐵轉運使。廌冠,御史官帽。廌,音ㄓˋ,古代傳說中的獨角獸,能分辨曲直,會用角觸理虧之人。銀章,官印。 (6) 榮映江湖:光彩照耀天下。江湖,四方之地。 ...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意旨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讓學生了解各種不同族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的一種教育。目錄1 目標2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3 何為多元文化教育?4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5 我國發展6 參考書目 目標多元文教育的目標主要有五項:1. 建立對其他族群文化的容忍2. 消族種族的偏見與歧視3. 教導不同族群文化的內涵4. 教導學生從各種不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表現,並在營造民主尊重學習環境中,幫助每一位學生認識自己與欣賞他人文化。文化回應教學強調教學者對不同族群文化的肯定,教學者須將學生的文化背景當作是學習知橋梁,並因應其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學習需求差異而採行適切的教學方法回應之,除此之外,教學者也必須去瞭解文化對學生態度與學習的影響何在。 教學策略1. 學生中心教學:從學生的個人經驗出發,並考量其學習興趣,與其族群歷史發展扣合。2. 教師應善用合作學習與社區資源,讓學生透過實際參與,接觸不同文化,實際了解文化回應教學的運作方式。3. 重視班級內學生的多元文化,並在班級佈置中顧...
血濃於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骨肉至親,或同族、同國等有血緣關係,而密切不可分。如:「一場災變,讓他們一家人血濃於水的情懷,展露無遺。」
躊躇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而不能做下決定。《東周列國志》第七一回:「景公口雖唯唯,終以田陳同族為嫌,躊躇不決。」也作「躊躇未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我們同族的人,他們必定不與我們同一條心。《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晉書.卷五六.江統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團體活動與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3-3-3表達對社區公共事務的看法,不受性別限制。3-3-4檢視不同族群文化中的性別關係。3-3-5體認社會和歷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別文化差異。3-4-1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3-4-2檢視校園資源分配中對性別的不平等,並提出改善策略。3-4-3運用校園各種資源,突破性別限制。3-4-4參與公共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3-4-5探究社會建構下,性別歧視與偏見所造成的困境。3-4-6反思社會環境中,性別關係的權力結構。3-4-7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歧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